在某个年龄阶段的时候,家长认为孩子是偷拿,但其实孩子是没有这个阶段的,所以不要直接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家长要做的是引导纠正孩子这种行为,孩子总想要别人的东西怎么办?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儿童心理学研究分析表明,处于2到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本没有“偷”的概念。往往就是我喜欢什么,就想拿回去玩玩,很少考虑拿回去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虽然老师和家长经常教育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但对小孩来讲,他们还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更不能将这句话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所以,对小孩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家长其实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也不要因此就担心孩子出了什么严重的道德品质问题。
如果因此打骂、恐吓孩子,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交行为。
但是家长也不能过分纵容孩子,还是应该采取适当方法,去矫正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以免孩子将来长大,真的出现道德品质问题。
“玩具,总是别人的好!”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才是常态。
孩子对没见过的物品、新奇的玩具,很容易产生兴趣和强烈的占有欲,这是好奇心在作祟;尤其是当他没办法轻易得到时,这种好奇心往往会变得更加浓烈!
行为规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孩子对正确的行为没有明确认知,那么,他很容易做出违背成人世界道德观和规范的事情来,做出类似于“偷”或“抢”的行为。
但是,如果你真的把这种行为称作“偷”或“抢”,其实也是错误的。毕竟,孩子在做这些事时,并没有复杂、恶劣的动机,他只是出于好奇或喜爱而已。
当家长真正理解这层含义时,也就不会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感到尴尬或羞愧了,这能让你在处理问题或教育孩子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否则,你很可能因为感到羞愧或尴尬,而过于激烈地指责、呵斥孩子,并错误地为孩子的行为定性,使他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坏孩子”。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继续这么做,你至少要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
冷静对待,切忌大惊小怪。
耐心询问孩子的感受,了解他为何这样做,以及鼓励他自己把玩具还给小朋友。
灌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概念,让孩子逐渐形成行为规范,明白“别人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
鼓励孩子尝试解决问题,比如,让孩子询问同伴愿不愿意把玩具借给他玩,或用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交换着玩。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一定要及时表扬和奖励,以强化他的正确行为。
当场面失控,或家长感觉束手无策时,不妨暂时先将孩子带离现场,让他冷静下来。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血型有很多种,每个人的血型不尽相同,曾经听说过血型会影响人的性格,什么血型的人性格温和,什么血型的人性格开朗,据有关科学研究表白,血型还会影响男...
微尚健道网导读:一个尊重钱的社会,必然充满了理智、正义、自由、创造和成就。我一直觉得钱是好东西。我喜欢钱,不知道你是否也喜欢。穷的时候这样...
很多人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开始的时候精神气特别足,不到几分钟,就开始自暴自弃,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做事三分钟热度怎么培养自己的毅力?下面八宝网小编...
不少考生已经结束了2022年高考的全部考试,高考,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有人锦鲤附体,有人留下遗憾,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用文字记录是很好的方式,...
各省的高考成绩将会陆续出分,当成绩出来那一刻,发现自己没考好,有些人就会提早做打算,那么,高考考砸了是专升本还是复读?孩子高考考砸了怎么办?下面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