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当归成分、功效与作用、临床应用 - 中药对药化学

微尚健道网04-05评论
11.川芎 当归 : 【中医理论】
川芎、当归各等份,为末,又名芎归散,亦称佛手散,或芎䓖汤,收载于《普济本事方》十卷,能活血行血,调经止痛。用治血虚挟瘀之头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甘温而润,辛香善于行走。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升阳气,祛湿气,味辛升散而不守,为血中气药,两药配伍,能调经安胎,行气止痛,加重剂量可下死胎。又能通达气血,散瘀止痛,可使补而不滞,治血虚偏寒挟瘀之症。现代应用于冠脉循环不全,脑动脉硬化症。
【化学研究】
1.定性分析
薄层层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佛手散的化学成分分析[1]
王氏等在佛手散(由当归和川芎组成)分煎和合煎液药效一致的基础上,应用HPLC和TLC法对佛手散分煎液和合煎液进行比较研究。在HPLC中,采用两种波长分析,以色谱峰相对保留值为定性参数,色谱峰的面积为定量指标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在TLC中则采用两种分离机制(吸附和分配)的薄层板进行对照以观察两者是否有区别。
1.1 分煎液和合煎液的HPLC比较研究
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24:6:70);流速:1.2ml/min;灵敏度:0.05AUFS;检测波长:254nm和290nm;纸速:0.2cm/min;进样量:10μl;室温测定。
样品制备:取当归、川芎各10g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浸渍0.5h,回流0.5h后过滤,静置过夜,过滤,离心(4000r/min)10min,取上清液,精密移取等体积的当归和川芎的上清液混合即得分煎剂。另取当归和川芎各10g加入200ml蒸馏水,按上述操作,得合煎剂。
测定结果: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进样量10μl,分别于254nm和290nm波长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色谱图上选择一个两种煎剂共有位置居中的较强峰作为内参照峰(tRs),计算各峰tRi的相对保留值(ai=tRi/tRs)可以认为a值相同的色谱峰是相同的组分,这可以作有为定性比较的依据。再以色谱图的峰面积为定量指标。表8-11-1和8-11-2表明,分煎液和合煎液的色谱峰的数目、各峰面积和相对保留值基本—到致。

表8-11-1 佛手散分煎剂与合煎剂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λ=254nm,n=3)

  分煎剂  合煎剂 序号 相对保留值 峰面积均值(×10) 序号 相对保留值 峰面积均值(×10) 1
2
3
4
5
6
7 0.5405
0.8140
1.000
2.1288
2.8680
3.4022
3.8792 381.7
10.1
22.1
16.3
22.1
2.8
1.9 1
2
3
4
5
6
7 0.5437
0.8124
1.000
2.1304
2.8712
3.4054
3.8839 395.9
11.9
23.6
19.4
25.0
3.0
1.7


1.2分煎液和合煎液的TLC比较研究
方法:移取分煎、合煎剂各10ml,分别加入1ml浓氨水碱化,加入10ml氯仿,超声波震动15min,分取氯仿层。水层用同法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于80℃水浴浓缩至小体积,分别于硅胶板和反相层析板点样20μl,于室温下倾斜上行展开16cm,将板取出,自然晾干,置紫外光灯(λ=254nm)下观察荧光斑点。

表8-11-2 佛手散分煎剂与合煎剂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λ=290nm,n=3)

  分煎剂  合煎剂 序号 相对保留值 峰面积均值(×10) 序号 相对保留值 峰面积均值(×10) 1
2
3
4
5
6
7
8 0.3815
0.5059
0.7617
1.000
1.6256
2.1420
2.5458
2.8275 208.1
140.2
72.5
31.6
38.2
62.2
4.6
18.1 1
2
3
4
5
6
7
8 0.3800
0.5059
0.7624
1.000
1.6256
2.1459
2.5529
2.8353 193.8
142.4
81.7
35.2
47.9
78.4
5.1
22.3


硅胶板薄层层析结果:结果表明分煎液和合煎液的TLC图谱完全一致,示两者无区别。
2 川归滴丸中川芎嗪液相色谱法的定量研究[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滴丸5粒,置10ml具塞刻度离心管中,精密加入甲醇5ml,加热(40℃)超声使完全溶解,5℃冷却离心10min(3000r/min),吸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川芎嗪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0.7mg的对照品溶液。
色谱条件:岛津Shim-pack CLC-DOS柱(6.0×150mm);预柱(6×50mm),YWG-C18(150~170 μm)干法充填;流动相为甲醇-水-0.1 mol/L醋酸钠缓冲液(pH=5.0) (150:150:50);检测波长为292 nm。
线性关系的考察:分别取对照品溶液1、2、4、8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分别取10μl进样,得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图得一直线,回归方程为:y=4303592.34x-374522.06,r=0.9999。
稳定性试验:取样品1批在同日内呈2周内不同时间分别测定,测得RSD分别为1.39%和1.51%。回收率试验:在滴丸样品中加入川芎嗪对照品溶液,依法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93%。样品测定: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进样,得峰面积分值,外标法计算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0.0445、0.0482和0.0464mg/粒。
潘氏[4]认为用甲醇-水作洗脱剂,经济安全,洗脱剂中增加了醋酸钠缓冲液,提高了各组分间的分离度,并在色谱柱前加装预柱,进一步纯化样品,使川芎嗪得到较好的分离。色谱条件:YWGC18色谱柱(250×46mm7μm);流动相:水-正丁醇-冰醋酸(347:5:1);检测波长:313 nm;柱温:40℃;流速:1.5ml/min。理论塔板数以阿魏酸峰计算,应不少于4 000。标准曲线制备:精密称取阿魏酸标准品适量,用水制成每毫升含阿魏酸100μg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4,6,10,15,17 ml,分置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图。结果阿魏酸在4μg/ml~1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2955.6x-9838.7,r=0.999。
回收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样品10g,精密加入阿魏酸标准品溶液(100μg/ml)5ml,按样品测定项下方法,用乙醚,2%碳酸钠液提取,制备,检测,5份的回收率见表8-11-3。

表8-11-3 回收率试验

(1) (2) (3) (4) (5) 99.0% 97.9% 100.4% 97.3% 97.5%=98.4% RSD%=1.29% (n=5)


精密称取样品10g,置分液漏斗中,加盐酸液(0.1mol/L)45ml,混匀,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用2%碳酸钠液萃取3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至50ml量瓶中,用盐酸液(2.0mol/L)调pH值至2~3,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阿魏酸标准品适量,用水制成每毫升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用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样品测定结果见表8-11-4[4]

表8-11-4 佛手增乳膏中阿魏酸含量(以每100g样品中含阿魏酸的毫克计数)

样品 1 2 3 阿魏酸 8.0 7.9 4.2 4.0 5.0 5.3 RSD% 0.07 0.14 0.21


【药理研究】
1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5]
1.1对结扎左冠脉室前支所致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ECG)的影响
成年健康家兔20只,体重2~2.7kg,雌雄兼用,随机等分为给药组与对照组。给药组服川归滴丸(4mg/kg),每日1次,连续10d,术前2h再加服1次。对照组服聚乙二醇,用法及剂量同前。采用左冠脉室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用乌拉坦(1g/kg)耳缘静脉麻醉,按常规仰卧位固定,气管插管(对出现有呼吸不规则的动物,用动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用针形电极置于四肢皮下及胸前正中线下1/3偏左1cm皮下,记录标准Ⅱ导和胸导(纸速50mm/s,电压Ⅱ导0.5mV/cm,胸导1mV/cm),结扎前记录一次作为对照。然后,沿胸部正中线切开皮肤,紧贴胸骨左缘剪断第2、3、4肋软骨,剪开心包,在左心耳约0.5cm处用零号丝线结扎左冠脉室前支,造成左室壁和后壁心肌急性缺血性损伤。结扎后5、10、15、30、60min各记录1次,再每隔1h记录1次,连续12h观察S-T段和T波作为衡量心肌损伤的指标。结果见表8-11-5。

表8-11-5 川归滴丸对家兔左冠脉室前支结扎模型ECG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只) 总测定
次数 S-T段(出现上、
下移单向曲线) T波(高耸、低平、
倒置冠状T) 总异常数 异常率(%) Ⅱ导 胸导 Ⅱ导 胸导 给药组 8 32 3 3 1 3 10* 31.25 对照组 8 32 6 5 4 4 19 59.38


注:S-T段上移≥2 mV,下移≥1mV为异常;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对其ECG观察结果显示:给药组结扎后出现单向曲线、冠状T的时间(8h后)明显较对照组(3h后)推迟;表8-11-5示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总异常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仅对照组1只出现QS波。由此证明,川归滴丸确有改善心肌血供速度,改善缺血区血供,延迟心肌缺血损害发生的作用。
1.2对左冠脉室前支结扎后SAST变化的影响[5]
在冠脉结扎前及处死前各抽血查SAST。采用Retman法,参考值范围为8μ/L~38μ/L。结果见表8-11-6。

表8-11-6 川归滴丸对左冠脉室前支结扎模型SAST的影响(±s)

组别 动物数
(只) SAST值(u) 结扎前 结扎后 给药组 7 14.1±2.53 21.9±4.98* 对照组 7 16.9±4.41 28.5±4.8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上表可看出,结扎前测SAST,给药、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扎后组间比较则差异显著(P<0.05),给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1.3 左冠脉室前支结扎后的病理学观察[5]
于结扎后12h处死动物,剖取心脏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病理镜检。根据梗死区的大小,将病理变化分为重、中、轻三度。结果:梗死区占室壁厚1/2者为重度;占1/4者为中度;局部小范围梗死者为轻度。用药组轻度5只、中度3只;对照组轻度1只、中度7只。二组梗死范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1.4 对豚离体心脏灌流的影响[6]
豚鼠,350~450克,雄雌兼用,按Lanegendorff法制备离体心脏标本。在恒温37℃,任洛氏液60cm高度的条件下,观察侧管注入佛手散水提醇液0.2 ml后心脏灌流量的变化,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结果可见佛手散能显著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灌流量。见表8-11-7。

表8-11-7 佛手散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的影响

组别 n 平均灌流量(ml/min,±s) 给药前 给药后 增加量 对照组 9 5.19±1.27 5.23±1.27 0.04±0.18 佛手散 8 5.22±0.61 8.67±1.23 3.48±0.93**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对平滑肌的影响
2.1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6]
佛手散煎剂的制备:当归、川芎等量,常规水煎3次,煎煮时间分别为30、20、10min,合并煎出液,水浴浓缩成1 g/ml药液,即相当于每毫升含当归川芎生药各0.5g,冷藏备用。
佛手散水提醇沉剂的制备:当归、川芎等量,煎煮3次同上,同时收集芳香水,去渣,滤液加乙醇(浓度为70%),冰箱冷藏24h后抽滤,滤液蒸馏去乙醇,浓缩,与芳香水合成1g/ml,每毫升含当归、川芎生药各0.5g。冷藏备用。
2.1.1 对豚鼠离体回肠的作用
豚鼠10只,350~450g,雄雌兼用。猛击头部致死,按常规制成标本悬于20ml Tyrodes液的浴槽中。恒温32℃,通氧,1g负荷张力稳定30 min后,用单笔记录仪描记肠管运动曲线。于浴槽内分别加入乙酰胆碱(浴液浓度10-7g/ml)、组胺(浴液浓度10-8g/ml)及氯化钡(浴液浓度10-7g/ml),在作用高峰时加入佛手散水提醇沉号液0.2ml(浴液浓度10-8g/ml),观察其作用。结果可见佛手散能明显缓解上述致痉剂所致之肠段痉挛。
2.1.2对豚鼠离体十二指肠自发活动的影响
如上法制备和处理离体十二指肠标本,加入佛手散水提醇沉液0.2ml(浴液浓度0.01g/ml)后,观察十二指肠自发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佛手散能明显抑制其活动。
2.1.3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6]
小鼠,18~22g,雄雌兼用,实验前1日禁食,以佛手散水煎液灌胃0.2ml/10g(体重)、过20min后,以5%炭末、10%阿拉伯胶配制的混悬液灌胃0.1ml/10g(体重)。再过20min,颈椎脱臼致死,立即剖腹,将消化道自贲门至直肠末端完全摘出。用水浸湿,避免牵拉,平铺,测其全长及炭末推进之长度,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与生理盐水组对照。炭末推进百分率=炭末长度/贲门至直肠末端长度×100%。结果表明佛手散对炭末推进运动有促进作用。

表8-11-8 佛手散对小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组别 样本数 炭末推进百分率(%m±s) 对照组 13 52.40±0.16 佛手散 13 71.56±0.15**


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2.1.4对豚鼠离体气管的作用[6]
豚鼠7只,雄性,350~500g,击头致死后取出气管,置于充氧之Kreb氏液中,修剪去除外周组织,将气管螺旋形剪开,宽度为2~3个软骨环,将气管螺旋条悬于20ml Kreb氏液的谷槽中,恒温37℃,通以含5%CO2、95%O2的混合气体,5g负荷,稳定1h。加乙酰胆碱达5×10-4g/ml,引起气管收缩,再加入佛手散水提醇沉液0.5ml,见佛手散对乙酰胆碱引的气管收缩具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2.1.5对小鼠离体子宫的影响[6]
小鼠10只,雌性,25g以上,未孕。实验前24h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7mg/只。脱臼处死,剪开腹部找出子宫,将两侧子宫合并,结扎两端,悬于20ml洛氏液的浴槽中,32℃恒温、通氧,给予1g负荷稳定1h,以单笔记记录仪记录收缩曲线。
观察加入佛手散水提醇沉液0.5ml(浴液浓度0.025g/ml)后小鼠离体子宫自发活动的变化。观察加入催产子素0.5U(浴液浓度0.025u/ml),引起子宫痉挛后再加入佛手散水提醇沉液0.5ml,观察子宫收缩曲线的变化。结果显示佛手散对子宫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并能缓解同催产素引起的子宫痉挛,使张力松弛。并增强正常节律。
3.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的影响[6]
大鼠,雄性,150g左右,随机分组,实验前测大鼠右后肢踝关节以下部分体积,腹腔注射2号液2ml/100g(体重),30min后,于大鼠右后肢脚掌皮下注射新鲜蛋清0.05ml/只,隔15、30、60、90、120min分别测定体积变化并与给药前比较,以容积增加量为肿胀指标,与生理盐水组对照,可见佛手散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见表8-11-9。
实验结果表明:佛手散的水提醇沉液对豚鼠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运动及由乙酰胆碱、组胺和氯化钡所致的回肠痉挛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的自发活动及由催产素引起的子宫强直性收缩均有拮抗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能缓解由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灌流量。其煎剂小鼠灌胃能促进胃肠道的推进功能。

表8-11-9 佛手散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的影响

组别 n 给药后肿胀值(ml,min,±s) 15 30 60 90 120 对照组
佛手散 11
10 0.75±0.26
0.24±0.15** 0.99±0.14
0.39±0.15** 0.80±0.32
0.21±0.12** 0.78±0.28
0.26±0.16** 0.92±0.17
0.29±0.25**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4.当归、川芎配伍合并效应的研究[7]
李氏等对佛手散两药合并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先做出当归(A药)和川芎(B药)引起效应EA和EB相等或相近时的剂量A和B,然后合用两药之半量,观察合并效应E(1/2A-1/2B),改良运用Burgi氏公式,q=E(1/2A+1/2B)/1/2(EA+EB),以q>1.15为增强,q<0.85为拮抗,介于两者之间为相加。若观察指标为减值。则q<0.85为增强,q>1.15为拮抗。
4.1 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的影响
大鼠,SD种,雌雄兼用,体重150~200g。取出胸主动脉制成2 mm×2.5mm的螺旋条,悬于盛有20mlKrebs液的浴槽中的,37±0.5℃,通95%O2+5%CO2,主动脉条的张力通过张力换能器由XWZK-153A型自动平衡记录仪描记。2g负荷,稳定1.5h。待张力稳定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3μmol/L(浴槽浓度),引起主动脉持续的痉挛性收缩,待收缩曲线稳定后再加所试药物。观察并计算对痉挛主动脉的缓解率(%)。比较分别当归、川芎均能缓解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主动脉痉挛性收缩,两药合并效应与单用相比较呈增强或相加。
4.2 对兔离体主动脉的影响
兔,体重2.5~3.0kg。制备约12mm,宽2.5mm的主动脉条,悬于20ml Krebs液的浴槽中,37±0.5℃,通95%O2+5%CO2。主动脉条的张力通过张力换能器由XW1-234型自动平衡记录仪描记。5g负荷稳定1h后,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由低到高),观察主动脉收缩的的量-效反应,然后在分别预先加入当归0.05,川芎0.025(g/ml,浴槽浓度)及半量合用两药后,再重复累加去甲肾上腺素,即每一样本做四条曲线,每做一曲线,以Krebs液洗去药液,待张力恢复正常后,再做下一条曲线。实验见用药后曲线右移,半量合并应用与单用相比,效应为相加。
4.3 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的影响
豚鼠,体重300~500g,雌雄兼用,以Langedorff法制备豚鼠离体心脏标本。Krebs液,70cm高度,37℃恒温灌流,以YSD-4型药理生理多用仪记录,输出64Hz,10mx,6V方波使心脏致颤后,分别做出当归、川芎侧管给药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的量-效曲线,并由此曲线找出流量增加相当于10%、30%、50%时当归、川芎的剂量,并以其半量合并,观察在此三个水平上的合并效应。结果见在期望水平50%时,合并效应增强,见表8-11-10。

表8-11-10 当归、川芎合并应用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的影响(n=6,±s)

剂量
(当归+川芎,g) 流量增加率(%) 期望值 实际值 0.02
0.05
0.11 0.01
0.03
0.08 10
30
50 9.8±6.1
30.1±8.1
61.6±24.6


4.4对兔离体回肠的作用
兔2.5~3.Okg。常规制备离体回肠标本。Tyrode液,恒温32℃,通氧,1g负荷,稳定30min。回肠收缩运动通过张力换能器与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相连。观察乙酰胆碱累积量与曲线下面积的关系,并分别预先加入当归,川芎(浴槽浓度为0.04g/ml),及两药半量合并加入后再加乙酰胆碱累积量观察曲线下面积变化。结果表明,两药合用与单用相比,效应呈相加或增强。
4.5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影响
大鼠,SD种,雌性未孕,体重250~300g。实验前24h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0mg/只以增强子宫兴奋性。制备离体子宫标本,悬于20ml De jalon液中,恒温32℃,通氧,1g负荷,稳定30min。子宫活动通过张力换能器由自动平衡记录仪描记,并与计算机离体平滑肌实时分析系统相连,测其曲线下面积、频率及振幅的变化,结果由屏幕显示并打印机打出。实验主要观察曲线下面积变化,(曲线下面积=张力·时间s)。每次均连续测定120s内曲线下面积值。待曲线稳定后,浴槽中加入1U催产素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然后累积加入当归或川芎使之缓解,并观察半量合用两药对子宫的缓解作用。分别算出给药后张力缓解作用。分别算出给药后张力缓解率(%),结果显示当归、川芎半量合用与单用相比作用增强。
实验表明当归、川芎对兔及大鼠主动脉、豚鼠冠脉、大鼠子宫及兔回肠平滑肌有解痉或松弛作用,合并效应协同,而小鼠急性毒性减弱,说明该两药作为药对其配伍组方有一定的科学性。
5.当归、川芎药对(佛手散)配伍关系分析[8]
5.1 当归、川芎配伍效应出现的环节
从理论上分析,两味中药间出现配伍效应,可能发生在以下三个环节上,即药剂学环节(两药在共煎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药效学环节(两药对靶器官作用的协同或拮抗)和药动学环节(一个中药影响了另一个中药的代谢)。
5.1.1药剂学环节
从药理和化学两个方面对当归、川芎共煎和分煎液(临用时水煎混合)进行了比较。在药理作用方面,由于佛手散主要用于活血止痛,因此选择了镇痛、解痉和扩血管这三个与消除疼痛有关的药效学指标进行分析。以小鼠扭体法测定两种煎法镇痛效应;以离体兔肠法测定其对Ach致痉肠段的解痉作用;以离体兔耳血管灌流法测定其扩血管效应。结果在相同剂量下,两种不同煎法并未表现明显的药效差异。
共煎与分煎化学成分方面的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层析法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54nm和290nm两种不同波长处进行色谱分析,对色谱图中各峰高进行统计分析。薄层层析法采用两种极性相反的薄层板(硅胶和的反相层析板)和极性不同的展开剂进行层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煎液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各峰高的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基本上排除了两药在煎煮过程中因产生化学变化而引起配伍效应的可能。
5.1.2药效学环节
初试中通过比较认为:采用Burgi氏公式评价两药的合并效应比较符合中药配伍关系研究的实际。观察了药物对兔和大鼠离体主动脉条的解痉作用,对豚鼠离体纤颤心脏冠脉流量,对大鼠离体和在体子宫平滑肌自发运动和对兔离体肠段的解痉作用的影响等与药效有关的指标,结果均为相加或增强,而同时观察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合并用药时却呈拮抗效应。见表8-11-11。
5.1.3药动学环节
实验进一步观察了当归煎液灌胃对兔体内川芎嗪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实验兔服当归煎液后,盐酸川芎嗪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由33.7±7.0min缩短为20.0±7.4min,提示无协同作用。从以上结果综合分析,可以初步认为,当归、川芎的配伍效应主要出现在药效学环节上,而不在药剂学或药动学环节上。
5.2 当归、川芎配伍效应的物质基础

表8-11-11 当归、川芎的药效、毒性及其配伍效应

项 目 当归 川芎 配伍效应 作用增强 不明显 拮抗 NE致痉大鼠离体主动脉条 解痉 解痉 √(个别剂量) √  NE致痉兔离体主动脉条 解痉 解痉  √  豚鼠电致颤离体心脏冠脉流量 增加 增加 √(个别剂量) √  大鼠离体子宫自发运动 抑制 抑制 √   大鼠在体子宫自发运动 抑制 抑制 √   Ach致痉免离体回肠 解痉 解痉 √(个别剂量) √  急性毒性(LD50ip) 38.2g/kg 110.9g/kg  √ 


根据当归、川芎配伍效应主要出现在药效学环节,我们用类似的药效学检测指标,仍以Burgi氏公式评价川芎嗪和阿魏酸的配伍效应并同川芎、当归的配伍效应相对照。结果如表8-11-12所示,阿魏酸和川芎嗪的配伍效应同当归、川芎的基本一致,提示阿魏酸和川芎嗪可以作为当归和川芎配伍效应的代表性成分,但有些作用的配伍效应在程度上有所差异,提示当归、川芎内还存在有效成分。

表8-11-12 阿魏酸、川芎嗪的药效、毒性及其配伍的效应

项 目 阿魏酸 川芎嗪 配伍效应 作用增强 不明显 拮抗 大鼠离体主动脉条 松弛 松弛 √   NE致痉兔离体主动脉条
垂体后叶索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
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 解痉
改善
提高 解痉
改善
提高 √(低浓度) √(高浓度)

√  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 增加 增加 √   豚鼠离体心脏心率 无明显变化 加速   √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全血粘度 降低 降低 √   血浆粘度 无明显变化 降低  √  红细胞压积 降低 降低  √  红细胞电泳率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  大鼠离体和在体子宫自发运动张力 抑制 抑制 5   小鼠急性毒性(LD50iv) 866mg/kg 416mg/kg   5


5.3 基于中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当归、川芎药对是中医妇科要药。常配伍用于养血活血,调经止痛,我们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两药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相互协同。由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当归、川芎及其配伍效应的机制。实验选用动情期大鼠,按常规方法麻醉并暴露子宫,子宫角处缝线,并通过换能器与多导生理记录仪相连记录其活动,同时与平滑肌运动计算同实时分析系统或积分仪相连,以记录子宫张力在一定时间(一般为5min)内的定量数据作比较分析。结果:当归、川芎水煎醇沉二次制成的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在体子宫自发性活动明显抑制且相互协同。见表8-11-13。

表8-11-13 当归、川芎对大鼠在体子宫张力的影响及其配伍效应

药物 动物
数 给药前
AUV(%) 给药后AUV(%,mg,±s) 25 50 100 200 400 800 当归
川芎 10
10 100
100 94.4±15.2
89.2±15.9 89.3±9.0
80.4±18.4 79.8±16.4
7.06±19.8 77.8±22.0
70.9±21.9 66.2±22.5
69.5±21.5 65.9±21.0
66.3±18.6 佛手散(1/2
当归+1
/2川芎) 10 100 86.9±14.9 71.8±1.70 71.3±16.2 61.7±19.8 57.3±22.0 55.4±27.7


阿魏酸和川芎嗪无论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对大鼠在体子宫均表现明显抑制作用,川芎嗪静脉注射LD50为18.58mg/kg,阿魏酸为47.90mg/kg,且两者作用相互增强,见表8-11-14。
表8-11-14 阿魏酸(FA)和川芎嗪(TMP)对大鼠在体子宫张力的影响及其配伍效应(n=7)

时间(min) 生理盐水 TMP2mg/kg FA6mg/kg TMP1mg/kg+FA3mg/kg 1
2
3
4
5
6
7
8
9 98.5±6.1
98.2±4.5
97.8±5.0
101.1±6.6
101.1±6.6
97.6±6.6
97.7±7.6
95.8±10.0
95.9±10.0 93.0±10.0
88.4±7.6
93.7±6.1
92.8±10.3
95.0±8.7
96.8±6.8
105.1±16.6
100.8±16.4
91.2±9.0 97.3±7.6
97.2±4.5
92.6±5.0
97.3±4.5
95.2±20.0
103.2±5.9
107.0±15.6
107.3±14.3
106.7±15.9 87.0±13.0
84.5±10.6
84.2±11.4
85.2±4.5
93.2±9.8
91.6±11.1
100.9±4.8
94.4±15.6
101.8±11.1


川芎嗪、阿魏酸作用的受体机制分析见表8-11-15。川芎嗪的子宫抑制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断,提示川芎嗪主要作用于子宫的的β受体。阿魏酸则可明显阻断催产素受体。川芎嗪和阿魏酸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受体,这可能是两者合并作用是时相互增强的基本原理。川芎嗪对催产素和5-HT引起的子宫兴奋也有较弱的拮抗作用,但这一作用究竟是其对受体的直接作用还是由于因川芎嗪使β受体激动导致细胞内cAMP合成增加所致的间接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消炎痛对川芎嗪或阿魏酸的子宫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提示两者对子宫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并无关系。

表8-11-15 阿魏酸和川芎嗪对大鼠子宫受体活性物质的关系

药物 受体阻断剂 受体激动剂 心得安 苯海拉明 催产素 5-HT Ach 阿魏酸 无影响 无影响 拮抗 无影响 无影响 川芎嗪 拮抗 无影响 轻度拮抗 轻度拮抗 无影响


【药代动力学】[9]
实验研究当归煎液对兔体内盐酸川芎嗪(纯度为99%)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由股静脉采血1次作空白对照,然后由耳静脉注射3%盐酸川芎嗪30mg/kg,于给药后5、10、20、30、60、120min分别按同法采血1次,每次1.5ml,实验组用当归煎液5g/kg·d分2次灌胃,连续2d,禁食18h,按对照组实验方法静脉注射同剂量的盐酸川芎嗪,按上述时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曾做了全血加盐酸川芎嗪、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样(给去除血细胞后按标准曲线的绘制项下操作制备待测溶液)及川芎嗪水浴液(含有处理血液所用的等量的试剂)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4种样品的吸收光谱一致,血液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加入5μg盐酸川芎嗪9个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101.1±3.8%。
药动学模型的研究:根据最小AIC差别规则: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药时曲线均以二室开放模型为佳。其拟合度R分别为(±S)0.9723±0.0143,ACI值分别为-3.53±5.1和1.2±3.7。本实验药时曲线拟合计算结果t1/2a小于4min,说明该药物在兔体内分布极快,提示最初几次采血时间及其间隔房室判别影响甚大。
当归煎液对兔体内川芎嗪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实验组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消除半衰期,周边室与中央室的转移速率常数、中央室分布容积和血液总清除率等实验组均显著大对对照组(P<0.01),提示服用当归煎液后,盐酸川芎嗪在兔体内的清除速率显著加快,血流丰富的脏器和肝、脾等的分布比例增加。实验组的积分面积AUC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表明在同一时间内血药浓度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肝脏为川芎嗪的主要代谢器官,兔服当归煎液后川芎嗪在体内的消除加快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毒理研究】
1.急性毒性
小鼠,昆明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分别腹腔注射当归、川芎水提醇沉剂,连续观察3d(一般均于当天死亡),用简化概率单位法算出LD50量,当归为38.2g/kg,川芎为110.9g/kg。然后半量合并两药之LD50量,腹腔注射10鼠,观察3d,死亡4只,与期望值(死亡5只)相比,毒性减弱[7]。
用ICR种小鼠,灌服给药LD50为1716.88mg/kg体重,腹腔注射给药LD50为526.9mg/kg体重,死亡动物的内脏肉眼未见异常改变[10]。
2.长期毒性试验
Wistar大鼠灌服剂量为85.5、42.75、21.37mg/kg·d-1(人用量为50、25及12.5倍)共计给药90d,对大鼠一般情况的观察和对大鼠脏器参数、血象、肝肾肝功能、血糖的影响以及组织学研究(系统尸检和病理组织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脏器系数比值正常,未发现毒性反应[10]。
【临床应用】
1.治疗人流术后阴道出血
以本方合失笑散治疗人流术后阴道出血100例,其中阴道出血7~56例,21至30d16例,30 d以上2例,伴腹痛者41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18岁;人流加取环者34例,婚前受孕手术者10例,生育一胎后人流1次32例,2次以上58例。方药:当归15g,川芎、炒蒲黄、五灵脂、丹参、益母草、黄柏、蛇舌草各10g,每日1剂煎服。结果。服药后出血停止时间最短者1d,最长者6d,其中94例痊愈(阴道出血停止),6例无效(阴道出血不止,经手术而愈),有效率为94%[11]。
2.治疗脑动脉硬化症[12]
芎归滴丸由川芎、当归二药提取物制成。梁氏等,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仪对21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服用芎归滴丸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用药后脑动脉硬化病人的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搏动指数降低(P<0.05),多普勒频谱形态恢复或接近正常。提示芎归滴丸是防治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药物。
3.治疗癫痫[13]
杨氏对遇到的屡试中西药难以控制的18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运用加味佛手散配合西药治疗,获得较好疗效,18例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6岁,9岁2例,23~38岁11例,41~56岁5例;发病1~5年9例,6~10年7例,20年以上2例。本组均为癫痫大发作,发作频率,每日3~5次者8例,隔日或2日发作1次者5,每月发作3~6次者5例。本组18例经临床症状观察及脑电图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癫痫11例,继发性癫痫7例(包括脑炎、一氧化碳中毒、外伤、产伤)。本组18例患者既往均已用过抗癫痫药物,其中4例单用苯妥英钠,日量在0.6~1.2g之间,8例合并鲁米那和苯妥英钠治疗;6例合并4种药物(苯妥英钠、鲁米那、丙戊酸纳和卡马西平)。部分病例还并用中药治疗。但经上述药物长期治疗后癫痫仍未能控制发作。加味佛手散:当归30~60g,川芎15~30g,丹参15~30g,炮山甲9~12g,地龙9~12g,路路通15~20g,每日1剂,15d为1疗程。
肝气郁结型(4例):治以加味佛手散加柴胡、赤白芍、香附、炒枳壳以疏肝解郁。风痰瘀血型(7例)治以加味佛手散加胆南星、天竺黄、礞石、防风、葛根以祛风豁痰。治以加味佛手散重用当归,加党参、黄芪、炙甘草以益气养血、固元扶本。肝肾阴虚型(2例):治以加味佛手散加地黄、山药、枸杞子、龟板胶以滋补肝肾。对上述四型癫痫发作较频繁的13例患者,在使用中药时,均合并西药治疗;另5例单用中药治疗。
治疗结果:18例中,基本控制与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8%。从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疗效与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地明显关系,与病程关系亦较大。在合并西药治疗的13例中,其中3例停服西药,7例减少西药用量则仍能控制。对有疗效的14例中,其中5例停服中药,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增加,续服中药后,发作仍能控制,说明本主药对治疗癫痫有肯定疗效。但当归剂量小于30g,效果不佳。
4.治疗视野缺损
王某,男,52岁。因左颞侧视野缺损4月余住院。患者因突然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脑脊液检查示:清亮,104滴/min,未查到细菌,白细胞125个/mm3,分叶60%,淋巴40%,糖阳性,蛋白(一),氯化物704mg%,诊断为“散发性脑炎”,给予抗病毒、抗炎、降颅压等治疗。2月后,病情缓解,但遗留有左颞下1/4象限偏盲,伴头痛、头晕、颈项不舒、全身困倦诸症,服用维脑路通、脑复康等药治疗无效。检查:神清,一般情况尚好,心、肺、腹正常,颈无抵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眼睑闭合完全,左颞下1/4象限偏盲,无眼球压痛,双眼视力1.5。眼底检查:双视乳头界清,左色稍淡,动脉反光回答强,A:V=2:3,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舌淡黯、苔淡黄、脉沉细。化验:血、尿、大便、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酯、血沉各项检查均正常。脑CT检查:治疗前后均示脑内未见异常密度改变。脑电图:治疗前后均示广泛轻度异常。视野检查(白色):治疗前示:左颞下1/4象限偏盲(10度),治疗后1月示:左颞下1/4象限偏盲较前有所恢复(达到20度),治疗后2月视野完全恢复正常。西医诊断:偏盲(左颞下,散发性脑炎所致。)
证属偏盲,为热病耗伤,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气滞血瘀,血脉不通而致。治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化瘀通络,方用佛手散益气活血汤加减。处方:岷当归60~100g,川芎9~12g,黄芪30g,赤芍12g,水蛭9g,仙茅12g,仙灵脾12g,杜仲9g,蜈蚣3条,僵蚕9g,葛根12~20g,甘草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服上方1月后,视野缺损较前好转,2月后,视野完全恢复正常,诸症亦渐消除。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