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鉴别,苦参如何鉴别

微尚健道网04-05评论
苦参 :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 野槐根、地参。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春秋两季采挖,除 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趁鲜切片,干燥。
【产地和销售】 全国各地均产,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如苦参碱 (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等,此外还含有黄酮和异黄酮类化合物。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 (图1-265)。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圆形或椭圆形,厚0.3~0.6cm,周边灰黄色或灰棕色,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以条匀、不带疙瘩头、皮细无须根、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图1-265 苦参外形图


【显微鉴别】 粉末 淡黄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4~22μm,脐点裂缝状; 复粒较多,由2~12分粒组成。②纤维成束,直径11~27μm,壁甚厚,胞腔线形,不木化,纤维束周 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双锥形、菱形或多角形。③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具缘纹孔椭圆形或六角形,排列紧密。④木栓细胞淡棕色或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平周壁表面有不规则的细裂纹,垂周壁有纹孔呈断续状。⑤薄壁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稍厚,有的呈不均匀连珠状,非木化,纹孔大小不一,有的集成纹孔域,有的胞腔内含细小针晶。⑥石细胞偶见,淡黄绿色,类长方形,孔沟稀疏而较粗(图1-266)。


图1-266 苦参松末图


1.纤维及晶纤维 2.草酸钙方晶 3.淀粉粒 4.石细胞

【理化鉴别】
(1) 取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栓皮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木质部不呈现颜色反应。
(2) 取粗粉1g,加含0.5%盐酸乙醇2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加氨试液使呈中性,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1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一管中加碘化汞钾试液,生成黄白色沉淀; 另一管中加碘化钾碘试液,生成棕褐色沉淀。
(3) 取粉末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试管中,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加热,显红色。另取滤液5μl,点于滤纸上,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灯 (254nm) 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4)取粉末0.5g,加氯仿25ml,浓氨试液0.3ml,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对照品,制成各0.2mg/ml的混合乙醇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4μl,点于同一用2%NaOH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甲醇 (8∶3∶0.5) 展开约8cm,取出晾干后,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 (2∶4∶2∶1) 10℃以下放置后的上层溶液展开,展距与第一次相同。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两个棕色斑点。
【检查】 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方法测定,总灰分不得过6.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苦参项下的方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 (C15H24N2O) 不得少于0.080%。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 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与用量】 4.5~9g; 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不宜与藜芦同用。
【附注】 伪品。
(1) 过去有的地区曾将同科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 的根误作苦参药用。两者外形虽有些相似,但刺果甘草苦味不及苦参,并具刺果甘草特有的气味。栓皮紧,不易剥离。切面木部散有稀疏的小孔。气微,味苦,嚼之微有豆腥味。
(2) 萝藦科植物马连鞍Strentocaulon griffithii Hook. f. 的根在少数地区曾误作苦参药用。其根呈圆柱形,稍弯曲,上粗下细,大小不等。栓皮较厚,表面棕色至暗棕色,有纵纹或裂隙。质硬,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浅黄色。气微,味微苦。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