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中成药的给药方法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微尚健道网04-05评论
十、中成药的给药方法 : 为使中成药在体内适时发挥最佳药效,给药方法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清代名医徐灵胎说得好:“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可惜,现在不但许多患者对给药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医护人员也未引起应有的注意。
现就中成药较常用的给药方法简介如下:
(一) 内服
1.送服:指用水或药引 (详见六、中成药的配伍应用的有关部分)将药经口送入体内,俗称吞服。此为最常见的内服方法,片剂、丸剂、散剂(少量)、冲剂、膏滋、酒剂、胶囊剂、锭剂、丹剂等等均可用此法给药。尽管此法司空见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正确掌握,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 服药姿势和饮水量 国外有人认为,服用片剂、胶囊剂应取立姿且喝足量水。否则药物通过食道时间会延长,延缓吸收而降低药效,甚至因药物滞留消化道引起刺激导致溃疡。据20例临床实验表明,服直径13毫米的片剂,其中11人卧床服,4人站立服,分别用15毫升水送服;另5人站立服,用60毫升水送服,服后卧床体息60分钟后自由活动。结果:卧床服的11人中,10人片剂滞留食道内,经20~30分钟转入胃中者8人,60分钟仍滞留食道者2人,其余10人在X片开拍时药片即在胃中。进一步分析片剂滞留食道内的10人与片剂迅速进入胃中10人的血药浓度,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又有报道,人口服阿司匹林,饮水量由75毫升增加到150毫升,吸收速度快一倍。可见,服药姿势与送服水量很值得重视。因此,有人建议咽药后保持站立最少90秒钟;送药水量宜超过100毫升;卧床不起的病人宜内服药液。
(2) 注意服法要点 大蜜丸宜掰成小块吞服。锭剂、丹剂体积大的掰碎服。肠溶片剂必须整粒吞服,不得压碎。冲剂可冲化后服药液,也可整粒吞服。液体药剂宜摇匀后服。止咳、润喉的药液服后不必用水送服,使其在咽喉、食管挂一薄层效果更好。
(3) 为预防服药后呕吐,可先饮生姜汁少许,然后服药。
2.调服:用糖水、乳汁或温开水将药调成糊状后服用。此法常用于小儿和不能吞咽的病人。散剂直接倒入口中用水送服容易呛入气管,一般宜调成糊状。蜜丸、水丸为加快吸收,也可压碎调成糊状服。
3.含化:将药含口中,使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治咽喉病的六神丸等多用此法。
4.炖服:阿胶等胶剂常用开水或黄酒炖化后服。
5.其它:如袋泡茶需开水冲泡后服药液;午时茶需水煎服等。
(二) 外用
1.涂撒患处:外用油膏、药液可在洗净患处后涂一薄层;外用散剂可撒一薄层。
2.调敷患处:外用散剂用适当的液体 (如茶水、白酒、黄酒、醋、香油等) 调成糊状,敷一厚层于患处,用纱布包扎。
3.吹布患处:用纸卷成直径约2~3毫米的小管,一端挑少许药粉,一端放口中把药吹入耳内、咽喉或牙龈。
4.贴患处:大膏药微热烘软后贴患处;小膏药、橡胶膏直接贴患处或规定部位。
5.纳入腔道:如将栓剂按医嘱纳入肛门或阴道。纳肛门栓时,病人左侧卧位,张口呼吸,松弛括约肌,给药者戴指套(成人用食指,婴儿用第4指),将栓剂轻轻推入括约肌上方,病人维持体位约20分钟方可起床。纳阴道栓时,病人仰卧,用食指或器械将栓剂送至阴道治疗部位,平卧至少20分钟,亦可临睡放入。
6.滴耳:药液宜先加温至与体温相近,患耳清洗后朝上,成人患者外耳拉向后上方(3岁以下小儿外耳拉向后下方),滴药液于外耳道,维持体位数分钟,轻塞纱布或棉花于耳道,以保持鼓室湿润。当填塞物不能再吸收药液,或已污染时,及时更换。
7.点眼:眼用散剂可用所附圆头小玻璃棒先沾凉开水醮取散剂后点入眼大眦角处,如眼睑有赤烂溃疡者,先用生理盐水或温热水将脓痂洗净后用药;眼膏应用时,掰开下睑,挤一小条眼膏于下睑内,轻拉上睑盖住眼膏,同时放开下睑,闭目休息10分钟左右,最好晚上入睡前用,使患处与药膏有较长的接触时间;眼药水应用时,病人平卧或坐位时头后仰,先清洁眼睑、睫毛,滴管靠近眼球(但不能触及眼睑、睫毛),在结合膜囊中央滴入需要药量,不要滴在角膜上。
(三) 注射 有皮下、肌肉、静脉、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药注射法要求严格使用。没有条件的患者不宜自己注射用药。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