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王清任简介故事_王清任学术主张

微尚健道网01-22评论

一、王清任生平

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勋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十六日(6月30日)卯时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的一个破落的文化家庭。清任自幼习武,练棍棒,精骑射,为武庠生。青年时曾考取武秀才,系武举科出身,后纳粟得千总衔。不仅练就一身武艺,而且培养了其豪爽的性格。

王清任性情磊落,耿直不违。在任职千总期间,目睹和亲身经历了晚清官场的腐败,特别是为他自己空有一身武艺,到头来还得花钱纳粟买个小官做的烦恼。加上受祖上行医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为良相,宁为良医”的愿望。因此,王清任从20岁便弃武习医,精究岐黄,几年间便已誉满玉田。乾隆、嘉庆年间,王清任的故乡还乡河上,仅有渡桥,因“官桥官渡”进行勒索,还是“善桥善渡”以行善引起讼端。王清任力主“善桥善渡”。开庭审理时,知县几次摘去凉帽,清任几次站诉不屈,并义正辞严“我跪的是大清法制‘顶戴花翎’,不是为你下跪”,而触怒县官。他平时还多用文言辞令蔑视封建统治者的衙门。久之,县衙与当地豪绅合流对其进行迫害。王清任不得不离乡出走,辗转去深县稻地镇(今属丰南区),东北奉天(今沈阳)等地行医。后来,王清任到北京设立医馆“知一堂”,他医病不为前人所困,用药独到,治愈不少疑难病症,渐成京师名医。据清光绪十年《玉田县志》载,有1人夜寝,须用物压在胸上始能成眠;另1人仰卧就寝,只要胸间稍盖被便不能交睫,清任只用1张药方,治愈两症。

王清任一生读了大量医书,曾说:“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在临床实践中,就感到中医解剖学知识不足,提出“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的论点。他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并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进行了近30年的解剖学研究活动。

嘉庆二年(1797年),王清任至深县稻地镇行医时,适逢流行“温疹痢症”,每日死小儿百余。王清任冒着染病的危险,一连10多天,详细对照研究了30多具尸体内脏。他与古医书所绘的“脏腑图”相比较,发现古书中的记载多不相符。嘉庆四年(1799年)六月,王清任为解除对古医书中说的小

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的怀疑,闻听奉天有一女犯将被判处剐刑(肢体割碎),他赶赴刑场,仔细观察,发现成人与小儿的脏腑结构大致相同。后又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观察尸体。并向恒敬(道光年间领兵官员,见过死人颇多)求教,明确了横膈膜是人体内脏上下的分界线。

王清任也曾多次做过“以畜较之,遂喂遂杀”的动物解剖实验。经过几十年的钻研,本着“非欲后人知我,亦不避后人罪我”,“惟愿医林中人,……临症有所遵循,不致南辕北辙”的愿望和态度,于道光十年(1830)著成《医林改错》一书(两卷),刊行于世。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辛卯二月十六日戊时(3月29日),王清任殁,享年63岁。其一生经历了清朝的乾隆、嘉庆、道光三个朝代。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的《玉田县志·卷20·列传8》载有其生平。梁启超评论“王勋臣……诚中国医界极大胆革命论者,其人之学术,亦饶有科学的精神”。范行准所著《中国医学史略》评价王清任:“就他伟大实践精神而言,已觉难能可贵,绝不逊于修制《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云:“中国《医林改错》中,剖视脏腑与西医所言略同,因采其图以为印证。”

二、王清任学术主张

《医林改错》一书是王清任毕生学术思想的体现。全书约3万余字,有图谱25幅,自创新方31个,化裁古人妇产方剂2个。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载有“古人所绘脏腑图形”、“亲见改正脏腑图形”、“方叙”以及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所主治等篇;下卷主要是论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瘫痪、瘟毒吐泻转筋、抽风、痘疹、女子不孕、难产、痹证、癫狂、痫证等50余种病症的临床医学理论认识和诊治经验。

王清任不仅重视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还重视气血在人体发病中的作用,强调瘀血致病,提出“补气活血”,“逐瘀活血”等治疗方法,创立了一系列的活血化瘀方。

(一)重视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写道“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强调“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力倡用脏腑解剖方法研究人体

脏腑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疾病与脏腑病理变化的关系。并根据其多年脏腑解剖所见,绘制成“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纠正了前人有关脏腑论述的许多错误观点。

(1)明确将人体的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指出“人身膈膜是上下界物”。“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方叙》)。

(2)对心血管系统的认识:王清任通过对尸体和宰杀动物的心脏解剖的观察,发现“肺管之后,胃管之前,左右两边凹处,有气管两根,其粗如著,上口在会厌之下,左曰左气门,右曰右气门”;“左气门、右气门两管,由肺管两旁,下行至肺管前面半截处,归并一根,如树两权归一本,形粗如著,下行人心,由心左转出,粗如笔管,从心左后行,由肺管左边过肺人脊前,下行至尾骨,名曰卫总管”,“卫总管,对背心两边有两管,粗如著,向两肩长”,“对腰有两管,通连两肾”,“腰下有两管,通两胯”,“腰上对脊正中,有十一短管连脊”,“卫总管之前,相连而长,粗如著,名曰荣总管…,与卫总管长短相等”,详细而且正确地描述了人体的动、静脉系统。同时,他在《气血合脉说》中指出“卫总管体厚形粗,长在脊骨之前,与脊骨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筋骨长,即周身气管;荣总管,体薄形细,长在卫总管之前,与卫总管相连,散布头面四肢,近肉皮长,即周身血管。……气管近筋骨生,内藏难见;血管近皮肉长,外露易见。”描述了动、静脉系统的分布和位置。这是我国解剖学史上,有关血管系统的较全面的发现和记载,而且与现代解剖学有关论述基本一致。

(3)对呼吸系统的认识:王清任观察到肺“两叶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有一片亦向胸,肺管下分为两权,入肺两叶,每权分九中杈,每中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枝,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其形仿佛麒麟菜,肺外皮也无孔窍,其内所存,皆轻浮白沫,肺下实无透窍,亦无行气之二十四孔”。并认识到“肺管至肺分两杈,人肺两叶,直贯到肺底皆有节”。不仅明确指出肺有两大叶,并无孔窍等见解,改正了前人所谓“肺六叶两耳”和“叶中有二十四孔……”的错误,而且详细描述了现代医学各级支气管的情况。这些认识不仅是前人从未论述过的,还与现代解剖学的观察和认识相近似。

(4)对消化系统的认识:“咽之下胃之一物…古人画胃图,上口在胃上,名曰贲门;下口在胃下,名曰幽门。言胃上下两门,不知胃是三门。画

胃竖长,不知胃是横长,不但横长,在腹是平铺卧长。上口贲门向脊、下底向腹;下口幽门亦在胃上,偏右肋向脊;幽门之左寸许,另有一门,名曰津门。”其所谓“津门”,相当于胆总管及胰管的开口处。此外,“胃之内,津门之左一分远,有一疙瘩,形如枣大,名曰遮食,乃挡食放水之物”即指现代解剖学上的“幽门括约肌”而言。其关于胰腺、胆管、幽门括约肌、肠系膜等的描绘也更符合实际。

对于肝脏的解剖,王清任认为古人关于“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及所谓“肝居于左,右肋属肝,论肝分左右”的论述是错误的。他认为“肝四叶,胆附于肝右边第二叶,总提长于胃上,肝又长于总提之上,大面向上,后连于脊,肝体坚实”这些描述与现代解剖学比较一致。

此外,他记述了胰脏及其部位。“总提俗名胰子,其体长于贲门之右,幽门之左,正盖津门。总提下前连气府,提小肠,后接提大肠。主胃上后连肝,肝连脊。此是膈膜以下,总提连贯胃肝大小肠之体质。”并首次提出“会厌”具有遮盖喉门的作用。

(5)对泌尿生殖系统的认识:王清任观察到人体肾有两枚,并说两肾一体,认为它们是本质上相同的器官。不仅通过绘图说明“两肾凹处有气管两根,通卫总管”描述了两侧肾动脉通腹主动脉的关系,还指出“两肾凹处有气管两根,通卫总管,两傍肾体坚实,内元孔窍,绝不能藏精”。从解剖生理学上分清了肾脏的泌尿功能与生殖腺的“生精”、“藏精”功能。关于膀胱的论述,他认识到男性尿道和精道是一个,“下口归玉茎,精道下孔亦归玉茎,精道在妇女名子宫”,却错误地认为“膀胱有下口,无上口”,且没有观察出输尿管。

(6)对大脑的认识: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除了订证古代解剖学中的许多谬讹外,还对人的大脑有了新的认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一段,本不当说,纵然能说,必不能行,欲不说,有许多病,人不知源,思至此,又不得不说。不但医书论病,言灵机发于心,即儒家谈道德,言性理,亦未有不言灵机在心者。”“心乃出人气之道路,何能生灵机、贮记性?灵机记性在脑者。”明确地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精辟地论证了思维产生于脑而不在心。“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如果脑子出了毛病,就会引起耳聋、目暗、鼻塞甚至死亡。这些看法都与现代解剖学及生理学看法相近。

但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他在解剖学方面,也犯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如

因胸腔多见积血而误认为是生理学的“血府”;因看到尸体心脏及血管多无血而认为心无血说,把血管当作气管;“肝绝对不能藏血”等等。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其对祖国医学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王清任的“脏腑图说”,对祖国医学的解剖学做出了很大贡献,推动了中国医学解剖学发展。

(二)发展气血学说,创建气虚血瘀理论

王清任一方面提倡运用脏腑解剖学方法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另一方面又特别注重祖国医学的气血学说。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经络所藏者,无非气血”“气通血活”,则人健康无恙。若“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之气不接”则癫狂,“气血若为风火湿痰阻滞,必有疼痛之证,乃是身痛之痹证”。因此,“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辨证时须“审气血之荣枯,辨气血之通滞”。

“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正气虚,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之症,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对于气,王清任提出,正气为病,惟有虚候,无实证可言。有余之实证是邪气所伤,故诊病治病应从人身正气虚考虑。

,“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其一,“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流而瘀。”明确提出气虚血瘀理论,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液运行无力而成瘀。其二,“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温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血凝阻塞血之道路”,指出邪与血结亦是血瘀的重要原因。“若血瘀,有血瘀之症可查,后有五十种血瘀症,相互参考。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若午后身凉,发烧片刻,乃气虚参芪之症;若天明身不热,发烧只一阵,乃参附之症。不可混合从事。”

王清任对气血虚实亏虚的认识,不仅丰富了气血辨证内容,也成为其创立各种活血化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气血学说。

(三)重视瘀血辨治,善用活血化瘀法

王清任自幼习武,经常遇到跌打损伤、血瘀为患;加上其观察脏腑解剖最显而易见的都是瘀血,因此,在临床上对血瘀证的辨证论治高度重视,总结出了50余种血瘀证的辨治经验,并注重分辨瘀血的不同部位,以及寒热虚实不同病因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形成了长于治瘀的学术思想,和较为完善的治瘀理论体系。

(1)分部逐瘀法: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方叙》中指出“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证;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证。”立少腹逐瘀汤“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立通经逐瘀汤治痘疮“皆是瘀血凝滞于血管”。立癫狂梦醒汤治疗“气血凝滞脑气”。立会厌逐瘀汤治疗会厌部血瘀。(2)通窍活血法:王清任对皮肤毛窍血瘀所致“毛发脱落”、“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青记脸如墨”等;眼窍血瘀所致“眼疼白珠红”;鼻窍血瘀所致“糟鼻子”;耳窍血瘀所致“耳聋年久”;口窍血瘀所致“出臭气”等病证,熔辛香开窍法与活血化瘀法为一炉,创通窍活血法治疗,在活血化瘀药中配以通窍之品。其代表方为通窍活血汤。

(3)理气活血法:针对因气滞而引起的血瘀证,或血瘀不畅而造成的气滞证,王清任巧妙地将疏肝理气药与活血化瘀药配伍,立理气活血法治疗,使气行则血行。其代表方有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癫狂梦醒汤等。

(4)补气活血法:针对久病或脏腑虚衰,造成元气虚弱,气虚鼓动无力,不能帅气正常运行于脉中而变生瘀血的气虚血瘀之证,王清任将补气药与活血祛瘀药有机配合,创立补气活血法,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气通血活”。其代表方有补阳还五汤、黄芪桃红汤、助阳止痒汤、止泻调中汤、足卫和荣汤、黄芪赤风汤等。

(5)解毒活血法:针对由于瘟毒感染,烧练其血,将气血凝结而致的霍乱吐泻、天花等传染病,王清任提出“活其血,解其毒”的治疗原则,将清热解毒药与活血祛瘀药同用,创解毒活血法治疗,为中医药学治疗瘟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开辟了新疗法。其代表方有解毒活血汤、通经逐瘀汤等。

(6)温中活血法:针对“痘六七日后泄泻不止,或十余日后泄泻”,王

清任将温中健脾法与活血化瘀法结合运用,立温中活血法以治之。其代表方如止泻调中汤。

(7)清热化瘀法:针对血热而瘀所致的积块日久、小儿痞块等证,王清任将清热凉血药与活血化瘀药同用,立清热化瘀法以治之。其代表方有膈下逐瘀汤。

(8)温经化瘀法:针对经脉虚寒,气血瘀阻所致的少腹积块、疼痛等证,王清任将温热药与活血药并用,立温经化瘀法以治之,温经散寒,化瘀通经,标本兼治。其代表方如少腹逐瘀汤。

(9)回阳化瘀法:针对霍乱吐泻引起的元气衰竭、阳衰血瘀之危候,王清任创造性地将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有机结合,创回阳化瘀法以治之,发展了祖国医学关于危重急症的治法。其代表方如急救回阳汤。

(10)攻下逐瘀法:针对“邪热煎熬血液,血液浓度增高”不能畅行脉道之中而成块的热瘀证,王清任将通里攻下法与逐瘀活血法相结合,立攻下逐瘀法以治之,通过攻下通里,使瘀血邪毒从肠腑排除。其代表方如加味止痛没药散、古下瘀血汤等。

(11)通痹逐瘀法:针对风寒湿热之邪“人于血管,痛不移处”的血瘀,若“总逐风寒、祛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用温热发散、利湿降火或滋阴等方法常难取效。因此,王清任将祛风散寒药与活血祛瘀药并用,立通痹逐瘀法治疗痹证,以疏通经络,使气通血活,“血行风自灭”、“血行湿亦行”。其代表方如身痛逐瘀汤。

(12)活血化痰法:针对痰瘀互结蒙蔽心脑引起的情志病证,王清任将活血化瘀、理气解郁、祛湿化痰诸药并用,立活血化痰法以治之。其代表方如癫狂梦醒汤。

(13)化瘀调神法:针对痘后气虚血瘀所致抽风等证,王清任将活血化瘀法与养血调神法结合运用,独具风格。其代表方如足卫和荣汤。

(四)提出中风本源在于元气亏损

王清任认为,“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明确指出,中风半身不遂既不是外感风邪,也不是风火痰湿,其本源在于元气亏损。“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元气充沛,则充满于周身经络之中,运行不息。“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另

一侧无气之肢体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中风的多种伴随症状也多与气虚有关,如气虚不能摄津则口角流涎,气虚无力推动则大便干燥,气虚不能固摄则小便频数,舌之半边无气则舌强语謇。

此外,他在《医林改错》中指出,“凡病在左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左。此理令人不解,又无书籍可考,何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互之义。余亦不敢为定论,以待高明,细心审查再补”。不仅如此,王清任还“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之形状”,积累了大量经验,专篇论述“记未病前之形状”,记载34种中风先兆症状,以提醒人们防患于未然。这些对中风证的早期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气虚血瘀之证,仅用散风清火之方,安得不错,服散风药,无风服之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服之则血凝;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散血亡,岂能望生。”故王清任治疗中风,一反诸家散风、清火之法,主以大补元气,兼以活血通络之法,创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和痿证。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