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耳穴贴压2
【穴位组成】体穴:四神聪透百会、上星透百会、印堂、太阳、风池、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
耳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神经衰弱区.
【治疗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后,选取30号15寸毫针,四神聪针尖向百会方向沿皮刺入0.8寸,上星穴沿皮透刺百会1.2寸,各穴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以后每隔10min捻转1次,其余头部诸穴均按常规针刺,采用捻转泻法,四肢诸穴采用捻转补法,并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手法1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耳穴贴压:在充足的光线下用探棒在该区探压,均匀用力,探出压痛敏感点,用小方块胶布将王不留行贴压于相应耳穴,两耳交替使用,3日更换1次;嘱其每日按压3~5次,每穴按压半分钟至1min,按压后耳部有胀、痛、酸、麻、耳郭发热、发胀等感觉中的一种或数种,以能耐受为.
【功效】清心化痰,理气疏肝.
【经典案例医案】3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
林某某,40岁,初诊日期2003年12月5日,主诉:失眠6
年,加重半年.6年前因家庭矛盾后出现失眠,当时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心烦,肢倦神疲.虽经中药治疗但疗效不显,每夜需服艾司唑仑2~4片方能入睡,半年前因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情绪郁闷,致使失眠加重,入睡困难,严重时彻夜难眠,服安眠药亦仅能睡2~3h,就诊时患者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目周黑暗,并诉头晕、头痛、心烦胸闷.诊断为失眠症,经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3次后,自觉较易入睡,并可睡4h,嘱其停服艾司唑仑,继治2个疗程后,睡眠已基本正常,能睡6h以上,晨起无头昏头痛等症状,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
【经验心得】中医学认为失眠症,多为情感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衡,阳不入阴所至.
如《伤寒六书》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而《灵枢·大惑论》则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失眠症是阴阳失衡的结果.取头部阳经诸穴以泻其浮日,取四肢部阴经诸穴以补其真阴,阴长阳消,阴阳可以重新达到平衡.
据《灵枢》记载,循行耳区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关系最为密切,六条阴经虽不直接上入耳,却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故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张介宾《类经》曰:"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故刺激耳穴能协调阴阳,调理脏腑而达阴平阳秘,脏腑和调.心理因素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心主神明,耳部心穴可以宁心安神.有研究发现,刺激耳神门穴可明显增加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因而压之可改善大脑的血供情况以减轻头晕头痛等症状,交感穴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皮质下有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神经衰弱区是治疗入睡慢、多梦.
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的特定穴.
经统计学处理,针刺加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组与单纯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刺激头部穴位,除了可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外,同时能刺激大脑皮质,抑制大脑异常放电,使人体达到真正放松状态而睡眠.
治疗中亦应细心观察,针对病因,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饮浓茶及烈酒,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医患之间需要密切配合随时调治,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方剂出处】谢建谋,等.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11
030 人参健脾丸 : 【历史来源】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健脾丸加减。【药物组成】 [1~3]人参 白术(麸炒) 甘草 山药 莲子 白扁豆 木...
养生网导读:日常生活中肝脏对我们的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工厂,吃进去的喝进去的有毒物质,有损肝脏的药物,体内产生的毒物、废...
芍药的配伍运用芍药加桂枝代表方桂枝汤。方中芍药、桂枝各三两,《医宗金鉴》:“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
檰芽 :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杜仲(4)。药名。【基原】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初生嫩叶。原植物详“杜仲”条。【功用主...
醉鱼草 : 《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醉鱼草(2)。药名。【基原】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的全草。【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