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鹿胎膏的历史
1.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鹿胎调经养颜解诸毒”。
医圣张仲景已经部分失传的药方《疗妇人方》,药方精义讲究一胎一药,瓷锅小火熬制,所出鹿胎膏保留了鹿胎本身的精华,具有神奇的疗效
2.竟然是皇室御用
鹿胎膏是根据300年前清朝宫廷御医们为皇后、贵妃精制的丹药的方子精制而成,曾经是皇室贵族的专享。一直以来满族女人,上至皇后(孝庄、慈禧)和嫔妃格格们,作为贡品每年进京,清朝覆灭后方子才流入民间。现在的中药配方是流传几*的,从不外传!
1952年考古专家在清东陵慈禧墓发现陪葬品中有一个漆器小盒子,经考古专家检测证实,盒内盛放的是慈禧生前最喜欢服用的茸阿滋补膏(鹿胎膏)它的活性成分竟能保留几百年时间。
“皇帝喝鹿血,皇后吃鹿胎”,可见鹿胎膏的滋补源远流长。
医圣张仲景已经部分失传的药方《疗妇人方》,药方精义讲究一胎一药,瓷锅小火熬制,所出鹿胎膏保留了鹿胎本身的精华,具有神奇的疗效
二、鹿胎膏的功效及作用
一、鹿胎膏的功效
鹿胎膏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散寒的功效。
1、可用于经期腹痛、更年期闭经等各种症状;
2、可调养因寒湿所致的白带量多,产后虚弱、月经量少、后错、气血不足所致的虚弱消瘦;
3、有效激活女性自上而下的性腺轴,激活卵巢功能,修复受损子宫;
4、消除女性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痛经、痤疮、色斑、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潮热出汗、性功能减退、迅速衰老、绝经的症状。
二、鹿胎膏的作用
1、鹿胎膏可调节因精血不足、虚寒腹痛、崩漏、子宫虚冷、雌性激素分泌过少等原因而引起的性冷淡病症;
2、鹿胎膏具有调经散寒的作用,对经期小腹疼痛、血色不正、经期延长、寒病带下、难以受孕等都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对妇女不孕不育和痛经等问题均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3、鹿胎膏具有补气益血的作用,对于女性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经血过少等症状均有很好的疗效;
4、鹿胎膏具有抗衰老的作用,长期服用能增强体质、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5、鹿胎膏具有美容养颜护肤的作用,对女性防斑、褪斑、滋补养颜均有很好的效果。
三、鹿胎膏的用法
鹿胎膏早晚各服用一次,饭前或者饭后20分钟服用鹿胎膏即可,每次10克左右的鹿胎膏(6-15克均可,可依据个人吸收情况适当增减),一周期4块鹿胎膏(每块125克),共500克,可连续服用25天。
1、黄酒化服法。
服用方法:先取出鹿胎膏约为两粒黄豆量(十克左右)放入陶瓷容器中(最好不要放入铁质或者铝制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黄酒,以淹没鹿胎膏为准,然后把这个容器放入微波炉或者是锅灶中蒸煮一分钟,直到鹿胎膏完全融入黄酒。取出容易,趁热服下。
2、嚼服。
取出些鹿胎膏放入口中咀嚼,然后用温黄酒或温水送服,口感不怎么好,但是操作简单。
3、红糖水送服法。
取出十克左右的鹿胎膏,用手捏成一个圆的药丸形状,在准备一杯温的红糖水,然后和吃药一样就着红糖水一起服下,也可以用黄酒送服。
4、白开水化服法。
将适量水放入瓷碗中,加入十克左右的鹿胎膏,然后置于微波炉中加热至融化,再服用。使用黄酒效果最佳。
四、鹿胎膏有副作用吗
1、鹿胎膏本身是由纯天然的动物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药,应没有什么副作用,但若在制作过程中人为添加一些配料或者色素以次充好,这样,服用鹿胎膏不仅起不到滋养的功效,还可能对人体有危害。
2、一些糖尿病患者和孕妇食用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等副作用,因此,这些人群服用前应遵医嘱。
3、在服用方面,直接服用鹿胎膏可能效果不明显,可以嚼服鹿胎膏,再用温黄酒或者红糖水送服,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另外,由于每种食品都有其特性,避免相冲,以及使鹿胎膏发挥其最佳功效,在服用鹿胎膏是还需要注意一下方面: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服用鹿胎膏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感冒发烧时不宜服用。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
5、对于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人群应先去医院就诊,确定病因。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8、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9、儿童服用需遵说明或咨询医生。
10、服用期间,如有在服用其他药品,应先咨询医师或药师。
养生网导读:日常生活中肝脏对我们的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工厂,吃进去的喝进去的有毒物质,有损肝脏的药物,体内产生的毒物、废...
醉鱼草 : 《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醉鱼草(2)。药名。【基原】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的全草。【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
暴赤目痛方 : 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大黄。【方源】《传信适用方》。【组成、用法】四物汤加熟大黄,酒煎服之。【功用主治】暴赤目痛...
燥热伤肺 :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十剂(轻剂)(1)。证候名。燥热之邪,耗伤肺津,使肺气不得宣降而发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缠喉难出,鼻燥...
030 人参健脾丸 : 【历史来源】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健脾丸加减。【药物组成】 [1~3]人参 白术(麸炒) 甘草 山药 莲子 白扁豆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