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条的功效和分类
艾条功效
艾条的作用
·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
·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
·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
·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功效原理
艾灸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患者在家中使用,配合医师治疗,以巩固疗效,也适合百姓居家保健。
分类
一。按艾绒陈放年份分为:陈艾条、艾条。艾绒陈放几年叫做几年陈艾条。比如经常见到的三年陈艾条、五年陈艾条。
二。按艾条排出的烟分为:有烟艾条、无烟艾条及微烟艾条。
三。按艾条的成份分为:纯艾绒艾条、药艾条。
四。按艾条的长短分为:长条、短条、艾炷、艾坨。
五。按艾条制成的形状分为:梅花艾条、菱形艾条、艾管。
二、艾条的鉴别
一。看艾绒的色泽:好的艾绒呈土黄色,夹极少量的绿色,黑色茎秆细小颗粒。而劣质的艾绒呈青色,青黑色,茎秆颗粒很大,很多。
二。闻艾绒的气味:品质好的艾绒气味芳香且清淡,不刺鼻,品质差的艾绒味道很浓且刺鼻,更差的艾绒还有霉味。
三。摸摸艾绒的质感:好的艾绒摸起来柔软细腻,而差的艾绒手感很粗糙。好的艾绒容易抱团,即使把包装纸撕掉,也不会完全散掉。而差的艾绒把包装纸一撕掉就会散落。
四。感觉艾条的火: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差的艾条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
五。看燃烧速度:比例高的艾条由于艾绒细腻蓬松,相对低比例的艾条杂质要少很多很多,所以高比例的艾条燃烧速度比例低的艾条要快。
这点,经常被很多人误解,认为这艾条烧的速度太快了,不耐用。殊不知,耐烧的艾条效果比不耐烧的艾条效果差不少,我们做艾灸的目的不就是想达到治病,养生的功效吗。就好比一个纯正的棉花团,一个夹杂了石子,沙粒的棉花团。两个一起燃烧,肯定是纯正的棉花团烧的快了。
六。看艾条燃烧后的灰烬:品质好的艾条燃烧后的灰烬是灰白色的,摸起来细腻柔滑,不容易散落,而品质差的艾条燃烧后的灰烬是黑灰色,四处散落,摸起来粗糙有颗粒。
三、艾灸的三种方法
1、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3、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四、艾灸的中医灸法
关元穴
功能:该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灸盒灸20~30分钟。
命门穴
功能:该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住宿之处,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的功能,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灸盒灸20~30分钟。
中脘穴
功能:该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对胃部疾病的全部症状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灸盒灸20~30分钟。
足三里穴
功能:该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简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之功效。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灸盒灸20~30分钟。
养生网导读:日常生活中肝脏对我们的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工厂,吃进去的喝进去的有毒物质,有损肝脏的药物,体内产生的毒物、废...
醉鱼草 : 《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醉鱼草(2)。药名。【基原】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的全草。【别名】鱼尾草、醉鱼儿草(...
暴赤目痛方 : 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大黄。【方源】《传信适用方》。【组成、用法】四物汤加熟大黄,酒煎服之。【功用主治】暴赤目痛...
燥热伤肺 :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十剂(轻剂)(1)。证候名。燥热之邪,耗伤肺津,使肺气不得宣降而发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缠喉难出,鼻燥...
030 人参健脾丸 : 【历史来源】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健脾丸加减。【药物组成】 [1~3]人参 白术(麸炒) 甘草 山药 莲子 白扁豆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