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赤潮消亡 赤潮会引起麻痹性贝毒

微尚健道网11-05评论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12日晚通报称,当日福建泉州、厦门海域赤潮仍在持续;漳州赤潮海域水色恢复正常,赤潮已经消亡。

赤潮对贝类有什么影响 漳州赤潮 赤潮有什么影响

  据福建省海洋渔业部门监测,泉州海域赤潮影响面积减小为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崇武大岞、西沙湾至高雷山以及杜庴附近海域。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仍为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的链状裸甲藻,最高细胞密度为8.2×10^5个/升。

  厦门海域无毒赤潮仍在持续,影响面积扩大为15平方公里,分布于同安湾后田、五缘湾海域。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无毒的旋链角毛藻,最高密度达1.3×10^7个/升。漳州漳浦、龙海海域水色未见异常,未检出链状裸甲藻,赤潮已经消亡。

  随着今年第2号台风“苗柏”的影响,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将产生较大风浪并有较强的降雨过程,气象、海况条件均不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

赤潮对贝类有什么影响 漳州赤潮 赤潮有什么影响

  根据监测结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要求,泉州、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按照赤潮应急响应程序,继续做好赤潮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报告赤潮信息;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继续对赤潮消亡海域保持跟踪监测,防止有毒赤潮复发造成危害。

  福建沿海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继续按照《福建省重点养殖海域赤潮灾害专项应急监视监测工作方案》,对所辖海域保持加密监视监测,及时做好应对工作。(来源:中新网)

赤潮对贝类有什么影响 漳州赤潮 赤潮有什么影响

  赤潮对贝类有什么影响?

  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链状亚历山大藻,该藻种可产生麻痹性贝毒。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毒素,市食药局提醒消费者在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中毒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

  相关新闻

  莆田疑似食贝类中毒 贝类中毒请尽快就医

  国家食药监提醒慎食赤潮贝类 常见贝类海鲜有哪些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