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被碾事件中的冷漠路人
2岁女童小悦悦被车碾过,18路人见死不救,监控录像以及网络的力量让这起惨案深深地刺痛了国人的心灵。随着小悦悦伤情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斥责路人的冷漠,哀叹社会道德的滑坡,每个人都在思索惨案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而在制度的力量深入人心的今天,立法惩罚“见死不救”,成为不少人首选的想法。不仅广东官方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意见,很多知名律师、媒体等也表示希望推动立法。尽管也有许多人对用刑罚手段解决道德问题不以为然,但这次媒体报道中,普遍都提到这是参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那么,这外国的经,到底是不是解决“冷漠”问题的良方?…
为什么国外存在立法惩罚“见死不救”?
大陆法系:普遍设有“见死不救罪”
“见死不救”,在更大的层面上叫做“见危不助”。目前,在刑法典中规定见危不助罪的国家主要集中于欧洲大陆。欧洲共有41个国家和地区,据学者统计,有超过20个国家规定了见危不助罪。
例如,《法国新刑法典》第二编“侵犯人身罪”第3 章“置人于危险罪”第3节“阻挠采取救助措施以及怠于给予救助罪”第223-6 条规定:任何人能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轻罪发生,且这样做对本人或第三人并无危险时,而故意放弃此种行动的,处5 年监禁并科 75000 欧元罚金。
《德国刑法典》第28 章“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323 条c(不进行急救):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急救,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大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 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芬兰刑法典》第21 章“侵害生命与健康罪”第15 条不予救助:凡明知他人处于致命的危险或者丧失健康的严重危险之中,但并未给予或促成救助,鉴于行为人的选择自由和当时的状况,该救助是能被合理期待的,以不予救助罪论处,处以罚金或者6 个月以下的监禁。
很明显,这些刑法条文确实是针对“见危不助”的。然而,人们通常的理解里,刑法的目的是禁恶,而并非引人向善,刑法针对的,通常是特定主体违反了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虽然,刑法上也有“不作为犯”的说法,但这是因为特定人群有其应该做的义务,对于一般的人来讲,“见危不助”明明是一个道德问题,怎么能用刑法来规范呢?
不过,欧洲的法学家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国家的任务不是惩罚一种不道德的思想观点,而是要惩罚“对个别成员或法律共同体造成危害或危险的行为”。认为见危不助有害,是因为不进行救助会使伤者失去获救的可能。因此,“延误成功避免危害的实际机会”便是立法惩罚见危不助行为的“刑事基础”。
当前,江苏等地甲型H1N1流感已进入了高发期,重症病例不断增加,死亡病例已经出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关键。为...
2010年2月2日召开的福建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福建省今后三年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四项任务。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
大脑功能发挥良好水平取决于身体的总体健康水平。对于老年妇女来说,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糖尿病以及大脑的健康的关系可能需要特别的关注。根据一个...
昨天,两位小童星已经确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他们均认为“上北电的希望很大”。若被北电双双录取,两位童星将继初中同学后,再次成为大学同...
今年3月,台湾艺人萧依婷因吸毒被抓,却扯出前中国小姐凌葳葳介绍饭局事件。据报导,萧依婷向警方供称:她因不堪生活压力,同意由凌葳葳的下线安排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