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是第8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近段时间,广州临床血供应不平衡,出现AB型血偏多,而O型血偏少的情况,广州市血液保护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大麻醉科主任招伟贤表示,目前临床用血量大,有时会出现用血紧张的状况,希望市民积极参与献血,同时也强调医务人员谨慎对待输血,做到合理用血、安全用血,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
用血需求增加,无偿献血不足
据广州血液中心统计数据,每年广州手术用血量以10%以上的速度上升。加上广州市区医院较集中,不少外地患者来广州就医也加剧了广州市的用血紧张。以血小板为例,目前参加机采血小板捐献的无偿献血者每年仅在1.4万人次,加上手工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广州血液中心一年能提供的血小板数量约在3.6万个单位,占全省的临床血小板使用量60%以上。
“血液供给的机制不完善,造成对固定献血人群的过度依赖。”招伟贤说,目前参与广州献血的人群主要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学生。据统计,2009年广州地区大专院校只有8%的在校学生无偿献血,可见,献血的学生人数占在校人数比例还是比较小。专家指出,大多数有献血条件的人群未能调动起来,造成无偿献血量不足。因此,解决“缺血”问题的关键在开源,所以要呼吁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献血200-400毫升对身体有益无害
适量献血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人体会自动将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的血液释放出来,使循环血量保持稳定。
招伟贤说,献血后,人体的造血会自动加速,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得到补充;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饮食中适当增加鸡蛋、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即可。
适当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益处。专家认为,献血可以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献血后血液的黏稠度会降低,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使氧、营养物质以及废物运送能力增强,有助于预防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输血风险高,并非民间误传“补药”
输血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当大量失血和严重贫血影响生命体征稳定时输血是救人的,但给少量失血或轻微贫血、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输血可能是害人的,因为至今仍未能完全避免输血带来传染病,更难以避免输血带来的免疫异常,如过敏反应、发热、溶血反应及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或肿瘤复发等。
献血者是一个人一个人献的,而用血者通常一个病人一次手术要用去5-10个人所献的合格血液,如果是大型手术,如器官移植、脑、心手术或突发事故大出血等手术,十几二十人份献血的血液是最保守的用血量。招伟贤说,即便是同血型的人输血,也不能保证抗原没有远期的免疫异常反应,因此,以往认为给自己输血可以增强营养和抵抗力完全是错误的。国外之所以对输血指征把握非常严格,道理也是如此。
专家告诫市民,当血液的血红蛋白超过100g/L时坚决不用输血,低于70g/L时才考虑输血,处于70-100g/L之间属于可输可不输,除急性心肌缺血或脓毒血症外,一般主张不输。
血液保护?
为减少输血需求,医生常常会对手术病人采用一些血液保护措施,比如减少手术中失血和回收失血,经洗涤后回输给病人,甚至使用“人工血浆”。这些方法能够避免输入异体血液带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此外,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还可以通过控制性降低血压以减少出血,和血液稀释技术减少红细胞丢失。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避免失血过多而增加输血的机会。
当前,江苏等地甲型H1N1流感已进入了高发期,重症病例不断增加,死亡病例已经出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关键。为...
2010年2月2日召开的福建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福建省今后三年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四项任务。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
大脑功能发挥良好水平取决于身体的总体健康水平。对于老年妇女来说,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糖尿病以及大脑的健康的关系可能需要特别的关注。根据一个...
昨天,两位小童星已经确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他们均认为“上北电的希望很大”。若被北电双双录取,两位童星将继初中同学后,再次成为大学同...
今年3月,台湾艺人萧依婷因吸毒被抓,却扯出前中国小姐凌葳葳介绍饭局事件。据报导,萧依婷向警方供称:她因不堪生活压力,同意由凌葳葳的下线安排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