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迈入指数时代 年总产值增速超过20%

微尚健道网11-04评论

  老国药:一园春色关不住

  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市场——安徽省亳州市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每天上市品种达2800余种,日上市量达6000余吨,年交易额200亿元,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药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年总产值增速超过20%

  近年,中国中药产业发展迅猛,年总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而同期世界医药产业的增长速度为4%—7%,预计到2020年,中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桑滨生介绍,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对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

  中药产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近年我国各地不断进行野生中药资源摸底,推进中药规范化人工种植。目前,全国600多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已在各地“开花”,总面积超过2100万亩。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焕魁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中医、认可中医,利用中药养生、保健,“中医药的辨证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中药产业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活化石”的青春秘诀

  410多年的广州陈李济、340多年的北京同仁堂……许多中药老字号如今已发展为现代化企业集团,传统本色没有变,管理方法更科学。

  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陆建国说,在选用药材上,依然“严格按照要求炮制”,如“七珍丹”中的“寒食”,必须在春天柳树发芽时制造。

  在生产管理上,同仁堂和天津达仁堂均实现了制剂工艺、生产设备、管理系统的自动化质量管控。此外,同仁堂还在全国建立了10多个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解决了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高和药材变异等问题。

  继承就像老字号的车身,创新则成为企业发展的轮子。近年来,天津达仁堂创新了藿香正气软胶囊等40多个品种,占其市场销售的80%。而同仁堂集团每年的科技投入近1亿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研、技术创新体系。

  同时,“义利共生,勇担社会责任”也使得老字号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如同仁堂“坐堂问诊,代客寄药、煎药、送药”的便民活动……塑造企业文化形象的同时,更进一步推广了中医药的社会普及范围。

  应创造条件积极“走出去”

  目前,海外市场已逐渐认可中医药的传统内涵。面对庞大的国际市场,中医药“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依然面临不少难题。

  2004年欧盟出台《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这一最后期限将至,中药面临不得不退出欧盟——这一年销售额约50亿欧元的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的困境。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表示,虽然国内中药企业还未通过欧盟注册,但长期看来依然存在变数,中国应积极争取机会,加强中欧标准和认证合作,努力拓宽走出去之路。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指出,我国中药的规范和准则与国外存在差距。中药的标准化要尽量明确其药效成分,由未知变成已知,由模糊变成清晰。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求解。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