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药企集体停产保价 发改委年底出准入标准

微尚健道网11-04评论

  9月份,VC价格大幅跳水,从今年1月份的每公斤75元跌到目前的每公斤37元。这使得东北制药等国内维生素C的主要生产厂商开始停产保价。

  《华夏时报》记者从接近发改委的一位消息人士处获悉,发改委将在今年年底前制定出产业准入标准,根据标准审批和建设内外资新增维生素C项目,以应对维生素C产能过剩和价格不稳等状况。

  产能过剩倒逼政策

  “目前的情况是,VC生产行业准入标准的出台已经刻不容缓。”上述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目前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价格不稳已经比较严重。”

  据了解,此前全球维生素C两大生产企业是DSM(帝斯曼)和BASF(巴斯夫),近两年由于成本压力纷纷宣布短期停产,维生素C生产主要集中到了国内的5家企业,即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目前,官方数据显示,这5家企业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量超过10万吨,全球VC的价格也基本掌控在国内5家企业手中。

  也正因如此,从2008年开始,国内维生素C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销售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公斤140元,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掘金者”。

  据记者了解,仅2009年一年,就有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山东润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安徽泰格生物等企业着手上马了VC项目,就连一向以青霉素工业盐闻名的河南华星,也开始了VC转产。

  与此同时,VC龙头企业也进行了产能扩张,如山东鲁维制药投资3亿元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新增一条生产线,将VC原料药的年产能力由1.2万吨增加到2万吨。天相投顾分析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已有和在建VC总产能达2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全球总需求的十余万吨规模。

  “目前,整个市场对VC的需求已经开始表现出现萎缩的迹象,”广发证券一位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而新建产能或者新投产企业,由于尚未有固定的销售客户,因此往往会以低价去争夺订单,使得整个VC的市场价格一跌再跌。”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