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微尚健道网10-27评论

在很多的人心中孩子一出生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孩子建立庞大的起点线的必须,家长们把起跑线的作用看的很重要,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很多的家长却是盲目的。下面八宝网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大家一起来看吧。

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什么是起跑线?

起跑线三个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很多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那就是相信人生是一场跑步比赛,有赢有输,有些人光脚跑向终点,有些人开着超跑瞬间飘过。虽然是人生竞赛,但终点却不是死亡,而是成功。

电影中,皮娅的母亲米塔隐约将终点定在了女儿找到好工作这个阶段。为了到达这个终点,米塔决定让女儿从幼儿园开始起跑。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接受名校教育,一路顺利升上名牌大学,步入人生巅峰。

当夫妻俩找到帮助女儿进入名校的咨询老师后,却意外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你们已经来晚了,其他家庭从妻子怀孕早期就预订了这里的学习班。”

看来,有些人的人生起跑线甚至在人生之前。

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起跑线成家长接力赛

虽然名校的入学名额有限,但对此虎视眈眈的家长们却似乎有无限多。为了让心爱的女儿进名校,爸爸简直“呕心沥血”,又是排百人长队拿报名表,又是求神祈福,一度还想贿赂校长,种种看似搞笑实则心酸的举措中,倒有几样与我国国情非常相符。

买学区房

原来印度也有学区规划,不过电影中的学区房简直是“业界良心”。欧式别墅,环境清幽,邻居都是上流社会,对比国内的很多9万一平的老旧学区房,感觉父亲拉吉真的赚到了。

精英范儿

想让孩子未来成为社会精英,爸妈们也得起到表率作用,着装上非名牌不穿,为了被别人看出是名牌,衣服首饰上一定要带着大大的LOGO,如今很多80后90后一般拒绝走这样的土大款风,电影中,拉吉一家也被专业的造型师纠正,学起“less is more”的低调奢华路线。

说英语

在印度,会不会说英语成了公校学生和私立名校学生之间的一个显著差别。电影中,皮娅因为说印度语还被上流社会的孩子们排挤,为此,母亲要求女儿日常交流也只能用英语。

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光是孩子说英语也是不够的,最后还得让连“swimming”也拼不出的父亲彻夜查印英词典为孩子写推荐词,才能勉强增加进入名校的几率。

如此煞费苦心的一番周折之后,拉吉的女儿仍没有进入名校,原因竟是他的职业。虽然拉吉自称商业大亨,也无法抹灭曾是穷人家小孩的事实。在上流社会眼中,暴发户恐怕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热热闹闹的一场入校名额争夺战,最终显露出它残酷的真相:孩子的起跑点背后都是家长们日以继夜的接力赛。一个好的人生起点有时是祖辈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为了起跑线啥都能做

为了孩子将来的命运,拉吉夫妇堪称“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只能用装穷人的办法混上一个贫困生名额。为此,他们先是搬到贫民区居住,像穷人那样挤上装有“450人”的公交车去工厂上班,忍受着连上厕所次数都要受限的廉价流水线工作。取水要排队,买米也要看人脸色,晚上还要在破房子的地板上追赶老鼠。

在经历种种折磨之后,他们终获成功,却也间接抢走了自己在贫民区好友的儿子的入学机会。后来他寻回初心,不愿女儿在这种不公正的环境里成长,决定退学去读公校。米塔也放弃了让女儿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她承认道德比成功更重要,如果女儿未来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那也没什么不好的。

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人生真的有起跑线吗?

观点1:不光有还很残酷

很多家长也并不是想让孩子功成名就,建立伟大功业。只是不想孩子循自己旧路,为生存费尽精力。毕竟,残酷的社会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没有不懈的努力,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BBC曾拍过一部《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对来自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小孩进行跟踪拍摄,每隔七年再做一次现状调查。结果就是,只有极少数孩子在长大后实现了人生逆袭,大部分人仍然停留在自己原先的阶层中。

由于中产阶级的家长们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他们孩子的起跑线也更具优势。由此更加不难理解,为啥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有个好开局要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因为他们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后还要为水电房租累得焦头烂额。

观点2:人生不是马拉松

但是还有一类家长并不相信人生起跑线一说。毕竟,除了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外,人生还有很多事情。比如内心的平静、梦想、知己好友、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些珍贵的体验并不需要通过竞争获得,也没有哪家培训机构可以提供给你。

而且,生命处处有转折,谁能保证我们拥有的一定能永恒存在,我们没有的就一定永远得不到?与其让孩子在焦虑中成长,不如让他们走自己喜欢的人生剧本。

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很多人可能看过《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对赵薇饰演的虎妈印象深刻。然而虎妈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一位华裔母亲蔡美儿。她曾出版《虎妈战歌》一书讲述自己的育儿理念。

蔡美儿本人为两个女儿打造出一条非常严苛优秀的人生起跑线,她不准女儿的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大女儿3岁就能阅读《小妇人》,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小女儿从被妈妈逼着学小提琴,12岁就成为首席小提琴手。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觉得又是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可惜,这两个别人家的孩子对母亲的高压教育非常厌倦,尽管她们本来能成为非常优秀的音乐家,却还是选择奋起反抗母亲规划出的巅峰之路。大女儿最终选择去参军,小女儿放弃了训练多年的小提琴,改打网球。

对她们来说,人生并不是马拉松,积累多年的成就与经验依然可以放弃。就算真的有人生起跑线,恐怕也是在脱离母亲束缚追求独立梦想的那一刻才算开始。

孩子的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吗 什么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观点3:起跑需量力而行

如果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语形容,这类家长恐怕可以称为“佛系爸妈”,他们相信基于社会阶层、天赋的不同,每个孩子的面前确实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人生起点线。但对此起跑线,家长们应该量力而行,不要做出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像影片中那样,为了孩子铤而走险欺骗他人,绝不是一个家长应该做出的表率。但如果像《虎妈猫爸》中那样,卖房卖车买学区房甚至辞职监督孩子学习,也实难让人接受。“佛系爸妈”们更相信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孩子自然成长,毕竟,孩子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每一个家长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生活,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孩子们的未来上。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