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花花还没长大是什么意思 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

微尚健道网10-17评论

这两天,大家都沉浸在失去袁隆平的痛苦当中,在悼念中,有一句话是袁花花还没长大,让人泪目,袁花花是袁隆平养的一只猫,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是怎样的?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袁花花还没长大是什么意思 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

袁花花还没长大是什么意思

袁花花是一只猫,是袁隆平院士收养的猫,袁花花还没长大,花花还没长大以后能去稻田里闻袁爷爷的味道

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

袁爷爷有只猫叫花花,2020年五一,小猫咪袁花花与袁爷爷结缘,去年五一,一则消息刷爆养猫人士的圈子:“我们敬仰爱戴的袁隆平老爷爷养猫啦!”曝光的一段视频显示,袁老抵挡不住诱惑,看着小猫咪舍不得离开,在同伴的陪同下看中了一只,带回家养,这就是袁花花。

袁花花还没长大是什么意思 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

当时袁爷爷还笑称自己是“90后”,爱好自由,特长散漫,背99乘法表证明自己没痴呆,退休不存在,看到白天鹅学着嘎嘎叫,打麻将,游泳,他真的就该和他的小猫袁花花守着那片稻田……

袁花花还没长大是什么意思 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

网友评论:

袁花花,好好吃饭,好好长大,帮爷爷看着稻田

小花花要替爷爷好好看守稻田哦。

花花在稻穗下想着爷爷,爷爷在天上看着花花。

猫猫你要好好吃饭,快乐长大哦~多去稻田看看,他可能会偷偷跑回来看稻子的,看到了记得给我们带声好,告诉他别牵挂,这里一切都好。

花花这么可爱,还没有长大,花花可能才和袁爷爷熟悉,袁爷爷就走了,花花可能在家还再等袁爷爷吧,可能花花长大了在这片熟悉德稻田奔跑也能闻到熟悉的味道吧。

延伸阅读:袁隆平的一生回顾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平(北京的旧称),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水稻是湖南主要农作物。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1996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前者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后者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近年来,袁隆平虽然年事已高,但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记者曾多次在长沙与袁隆平面对面采访,老人每次都表示要向更高产的育种目标进军,“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袁花花还没长大是什么意思 袁爷爷和袁花花的故事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