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为什么要避免信息茧房

微尚健道网10-15评论

现在很多人都生活在信息茧房中,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那么,怎样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之中?为什么要避免信息茧房?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怎样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为什么要避免信息茧房

怎样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信息茧房的本质是共鸣(或共情)成瘾。

企图用认知提升,或者专业的学习是无法打破成瘾性的,从心理舒适度出发,人们会倾向相信那些,自己的经历、教育、社会身份、情绪回路、创伤、易构建情景等等可以共鸣的东西,而无论其是否真的有道理。

而且,人们会倾向于相信,在心理暗示上带有褒义词汇,且与自身超我匹配的描述,哪怕这个描述本身换一种说法,就是明显的悖论。

由于对自己视野或认知以外的盲区缺乏基本的系统性概念,人们还会倾向于相信,用自己的经历或周边的环境结构去解释盲区的规律和结构。

这就导致,人们在选择信息和分析信息时,会围绕感性共鸣(或共情)来进行定义和筛选,将无法获得多巴胺的部分认定为假(或无价值的、邪恶的、不道德的、需要被消灭的),从而隔离了自洽圈和舒适圈以外的信息。

同时,自洽和舒适感所带来的大量多巴胺,会阻止人们用理性和方法论去推测,表面信息背后的逻辑,以及隐藏的拼图,会习惯于条件反射的用熟悉范式(而不是理性推导)去进行认知定性。

综上所述,戒除共鸣(或共情)成瘾,是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中的唯一路径。

怎样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为什么要避免信息茧房

一些相对简单的训练方法:

1、学会解析信息及其包含的逻辑的底层,通过对信息的极简化处理,去掉形容词和各种诱发情绪的褒义词,把底层逻辑暴露出来,从而在规避共鸣(或共情)的情况下进行真伪和程度性的检查。

2、使用合订本模式,有意识的跟踪曾经对自己产生巨大共鸣,或巨大情绪刺激的信息,在热点消退和自己的情绪消退后,进行分析、复盘,寻找当时自己的共鸣点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认知偏差,以及思考如何在未来规避这种偏差。

3、有意识的寻找你认可的信息或观点的对立面,并分析其合理性的程度。

4、反向代入:即不仅仅代入你条件反射的立场和角色,也代入与之对立的角色。

5、极化推断:即将信息及其逻辑,向极端化方向推演,看是否出现明显谬误,如果有这个明显谬误、再反推当前信息及其逻辑的适用范围或真伪。

6、非从众意识:寻找与你一样共鸣的人的共同特点和特征,并且推断,如果去掉这些特征,该信息是否还会被认可。

以上,本文无意贬低认知提升的重要性,但在信息茧房层面,认知提升的效用非常有限,感性的认知被自洽包装成论理的辩证的认知,这种习惯非常常见,离开以上的这些训练模式,所谓的认知提升,其实很可能是自己看到更多信息数量(而非质量)之后的臆想。

怎样避免活在信息茧房之中 为什么要避免信息茧房

为什么要避免信息茧房

如果只是为了避免它而避免它,比如说通过刷大量信息、不感兴趣的信息、观点对立的消息来避免,就是把手段当成目的,那就很奇怪,而且这种避免是无穷无尽的。

如果还是看原来的信息,但是能多想几步,比如说消息来源是哪里、信息的信度效度,有多可靠、是普遍的还是极端个例、有没有反例等。再深入一点,信息来源跟信息之间是否有利益纠葛、是否择时、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发布消息等动机因素。

总之,一看信息本身有多可信、二看信息发不背后的动机。

我觉得看的更多更广无疑是减少信息茧房的直接方式,但哪怕不看更多,对已知信息保持思考也是减少茧房的重要方式手段。前者是真的在用B信息去对冲A信息,后者虽然你可能没读过B信息,但你至少心里有A信息是可以被对冲的这个意识,不至于太茧。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