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的表现有哪些 不同人群缺钙表现各异

微尚健道网06-21评论

一、不同人群缺钙的表现

中老年:骨质疏松、易骨折、身高缩短、驼背、骨质增生、牙齿易出血、掉牙脱发、腰酸背疼、行走不便、头晕失眠、肩周炎、关节炎、神经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结石症、糖尿病、易疲劳、困倦、早衰、性功能低下、老年痴呆、便秘、大肠癌、渗出性水肿、皮肢骚痒、皮肤老化和头皮屑多。

 婴幼儿童:多汗、易惊、倦怠、睡眠不安、夜惊、夜啼,体弱、常感冒、食欲不好,个子不高,手足抽搐、便秘、烦躁不安,前额突出、鸡胸、下肢畸型、O型或X型腿、佝偻病、小儿麻痹、骨骼发育不良、牙齿不整齐、生长发育缓慢等。

 青少年:骨骼生长不良、发育迟缓、牙齿发育畸型、患荨麻疹、近视眼,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易疲惫、学习成绩不佳。

 孕妇:低血钙、掉牙、腰腿痛、小腿抽筋、下肢浮肿、产后关节痛、腰酸背痛、倦怠乏力、高血压、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骨盆畸形、牙齿松动等。

二、缺钙吃什么食物好

首先我们要了解钙的作用是什么?缺钙对身体都有哪些影响。钙是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无机盐。人的身高主要是由长骨决定的,长骨的增长有两个因素,一是骨细胞增生,有机质生成;二是骨盐的沉积。有机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骨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磷以及少量的镁、钾、钠等无机盐。幼儿和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对钙的需求多,尤其是发育最快的时期(12~18岁),如供应不足,便会影响身高。

当发现自己缺钙的进修地,很多人以为,通过饮食可以补钙,但实际上在日常饮食中,很多不经意、不正确的膳食行为会让你丢失大量的钙。

大鱼大肉"吃"掉钙: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那么,怎样饮食才能促进钙吸收?维生素C促进吸收钙:把含钙高的食物与维生素C和泡菜汁一起服用,或者每天自己制作脐橙、柚子、橘子、芦柑、柠檬饮用,其生物利用度要增强12%。显然是这些水果中大量的维生素C的参与,使得钙能更好地被小肠吸收。

磷多丢失钙: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人们缺钙的元凶。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是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的了。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了补充镁。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

荤素平衡提高钙的利用率:比如豆腐炖鱼,鱼肉中含维生素D,豆腐含钙丰富。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使豆腐中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另外,主食讲究谷豆类混食,不仅能使氨基酸互补达到最理想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三、缺钙对不同人群的危害

缺钙是一种较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其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病变。从不同时期缺钙的危害来给大家讲一下:

儿童期:钙对儿童的作用是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发育。

儿童缺钙就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会造成免疫力低下,比如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惊醒,容易啼哭也烦躁,还有盗汗,厌食、方颅、佝偻病这些症状,还可以导致儿童多动症、贫血、生长迟缓,当然缺钙特别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儿童的骨骼畸形。现在有些父母很关心孩子的身高,希望孩子从小就高高的,可事实却是缺钙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往往身材就矮小。

 青少年期:到了青少年,如果缺钙的话就会引起发育不良,比如说容易感冒,还容易过敏,还有腿软,抽筋,疲倦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厌食,蛀牙这些情况。青少年时期的骨量是逐渐增加的,我们可以比喻为骨钙的“储蓄”阶段,只有青少年时期储蓄更多的钙量,才能确保中年时达到更高的骨峰值。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缺钙也会引起感冒,容易过敏,比如:乏力、怠倦、抽筋、腰酸背痛这样经常见到的症状;在35岁后,骨量开始丢失,特别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骨量迅速丢失。这个时期如果缺钙,可能会导致腰背酸痛,身材变矮,驼背,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现象。关键原因是这个阶段是骨量丢失速度加快,我们成为“消费阶段”,所以从成年开始,为了减缓我们的骨量消费速度,我们也需要积极“储蓄”,“钙”念终身。

孕妇:~是成年人中最应该补钙的一类,孕妇缺钙的危害很大,简单说:“一人缺钙,两人受害”。

 妊娠哺乳期:~妇女缺钙会造成双重的危害,即对妇女和小儿都不利。一方面对孕产妇造成关节痛、手足浮肿、腰腿酸痛、抽筋、妊娠高血压、产后高血压和乳汁分泌不足;另一方面对胎儿和新生儿容易有牙齿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病症发生,如龋齿、软骨病、湿疹、夜惊、烦躁和厌食等问题。胎儿和婴儿缺钙,并出现“枕际“脱发、前后卥延缓闭合、夜间盗汗、夜晚啼哭不止、手足抽搐、惊厥,甚至昏迷等症状。

 老年人:钙对于老年人的尤为重要。老年人缺钙就会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结石、骨折、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质软化等。

65岁以上老年人行动不便,平衡度差,易于跌到,引起骨折,尤其是脊椎、髋骨和前臂远端骨折。这是我们希望极力避免出现的,于是,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钙”念终身的补钙理念,有助于我们预防未来到老年时期发生类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知道了缺钙会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危害,我们是否应该要从现在开始补钙呢?多样化的均衡饮食是钙摄入量的最根本的保障。为了健康,请合理膳食,多吃含钙量高的食品I如牛奶,酸奶,豆制品等。

四、不同人群如何补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之一,约占人体重的2%。钙对维持人体的骨骼、血液、循环、呼吸、神经、消化、内分泌、肌肉、泌尿、免疫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人体缺钙时,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亢进,在机体表现为骨钙吸收入血,结果为骨钙减少,骨质疏松、骨质丢失,软组织和动脉血管钙含量增高,细胞膜内钙离子浓度下降,最终导致多种疾病现象,如各种感染、糖尿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结石、痴呆等。

现如今,人们热衷于“全民补钙”,不论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还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似乎人人都有缺钙迹象。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医专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补钙的误区,并就不同人群如何正确补钙提出了建议。

 母乳宝宝不需补钙

一般而言,不足6个月的婴儿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钙,6个月以后每日则需要400毫克。配方奶粉能满足一个正常婴儿的钙需求量,吃母乳的孩子也不需要补钙,可以适当补充鱼肝油,其中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D可以帮助婴儿吸收钙,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真正缺钙的孩子多数为早产儿或巨大儿。

此外,如果孩子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头不断摩擦枕头,出现“枕秃圈”;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出牙晚;前额高突,形成方颅……就可能缺钙了,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做个检查,判断是否缺钙。

 儿童多晒太阳补钙

3~10岁的儿童每日需要钙600~800毫克。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每天通过摄入250~500克奶类、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平时多吃其他钙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获取钙。

幼儿可以在9~10点到户外晒晒太阳,可由每天十几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尽量暴露皮肤,不直射眼睛即可。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蛋黄、牛奶等,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以免加速骨钙的流失。

 青少年最好靠食补

青少年处在成长的最关键年龄段,一个18岁左右的青少年每天需要钙800~1000毫克。由于长得太快,很容易缺钙,表现为生长疼、腿软、抽筋、牙齿发育不良,容易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甚至还有偏食、厌食、易过敏、易感冒等现象。遇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食补,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成年后,人体钙质吸收变少、排泄增加,因此青年时期赶早补钙,增加钙的储蓄,提高骨量峰值,是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几乎所有孕妇都缺钙

准妈妈几乎都缺钙,因为胎儿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全都要来源于母体。一般来说,怀孕时对钙的需求量会增加20%,孕妇因钙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是30%~40%。因此,当孕妇出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头晕、水肿等,就应当心缺钙了。

孕妇每天需摄入1000~1500毫克的钙,尤其是妊娠中晚期的孕妇,每天最好摄入1500毫克的钙。孕妇应有选择地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但是,由于多数孕妇都有早期孕吐、食欲下降、挑食等现象,单纯食补无法满足钙需求,此时可以根据个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钙产品。

老人喝骨汤不如喝牛奶

如果绝经妇女和老年人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当心缺钙了:出现老年性皮肤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驼背、身高变矮;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此时应及时检测骨密度,确定是否缺钙。

很多老人喜欢喝骨头汤补钙,其实效果有限。一般来说,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只有牛奶的几十分之一。平均每100克牛奶中含有104毫克钙质,奶酪中钙含量可达鲜牛奶的7~8倍。大豆含钙量也很高,每500克豆浆约含钙120毫克,每150克豆腐含钙高达500毫克。年纪大了还应多到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